背景
在群体饲养的环境下,自动饲喂系统提供给母猪可控的、自动的、个体化的饲喂方案。然而人们发现使用饲喂系统时,体质差的母猪更容易受到攻击而受伤,和体质强壮的母猪相比生产力就比较差。体质差的母猪在整个饲喂循环中进入饲喂器的时间较晚而且更容易被抢占进入饲喂器的机会。鉴于自动饲喂系统对于管理大型猪群来说已经成为一个受欢迎的选择,那么人们就需要怎么管理体质差的母猪这方面的信息,这对动物福利和养殖生产都有好处。
本研究对比混合胎次和统一的低、中、高胎次母猪在自动饲喂系统下的群体状态,以确定它们在母猪行为、伤害和生产效率方面的影响。
材料方法
试验中每个重复大约240头母猪,共6个重复。根据怀孕情况,每组60头,共4组,分组依据胎次进行(低胎次、中胎次、高胎次和混合胎次)。母猪被混合到怀孕舍中,混合饲养,使用一系列措施去减少打架。5-7天之后母猪被转移到最终的怀孕舍栏舍中,在混群之前,对母猪称重,体况评分,皮肤损伤和跛行情况进行评估。抽取20%的母猪样品进行超声波背膘测量。在整个怀孕期收集单个母猪的自动饲喂记录。在最初进行母猪混养之后和混合到最终怀孕舍之后的七天,每5天重复一次对母猪皮肤损伤和跛行的打分。
用SAS混合模型分析不同组的跛行、外伤、体况、背膘厚度和生产效率。平均日饲喂持续时间和平均饲喂顺序,单一胎次和混合胎次的进行对比,对比时间为怀孕的早、中、晚期。比较饲喂顺序、母猪体重和胎次之间的联系。
结果
平均日饲喂时间在15-20分钟之间,前两周,低胎次母猪组持续的时间最长。比起单一胎次组,从混合前到混合后3天和7天,混合胎次的母猪组跛脚分数明显增加(P<0.01)。在整个怀孕舍中背膘的变化和治疗和胎次之间表现出明显的相互影响,表明母猪胎次得1分和2分的单一组比混合胎次组的进食状况好,但是母猪在混合组中饲养造成背膘损失。混合组中体况的为1分的母猪表现得尤为明显,背膘平均损失4.12毫米。合群后5天平均损伤分数比合群前增加,和其他组相比单一的高胎次组在这方面明显低于其他组,单一的瘦弱胎次组变化最明显。在进入怀孕舍之前,我们发现在背膘厚度和日饲喂时间长度之间有显著但是相对较弱的关联。表明母猪吃料时间越长背膘水平越厚(R=0.15;P <0.05)。在不同组之间没有发现母猪生产效率方面的不同。
结论和讨论
本研究的初步成果表明,在使用自动饲喂系统时,根据胎次的不同对母猪进行分类管理饲喂或许是一个有益的管理策略。同一胎次组的母猪混群后跛脚率较低。怀孕阶段背膘的变化表明,状态良好的青年母猪或许更适合根据胎次进行统一管理。年轻的母猪(1-2胎)统一管理能够增加背膘厚度,而在和其他胎次的混合饲养中则会造成背膘损失,这表明在同一胎次组中饲喂竞争或许小一些。胎次统一组或许能帮助减少混群伤害,因为本文试验中胎次统一组的混群受伤率比胎次混合组要低。低胎次统一组的受伤得分最高,然而这应该和年轻母猪的社会适应能力相关而不是和组竞争相关。对后备和年轻母猪进行管理以增加它们的社会适应力,这是一个应该加以评估的更加深远的管理学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