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猪网讯:
猪肉价格暴跌成为近来牵动养殖农户、消费者和政府部门神经的一大热点。
猪肉价格高,消费者吃不消;猪肉价格低,养殖户受不了。为确保生猪生产平稳健康发展,国家发改委出台了一系列相关调控政策,调控的手段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市场信息预警引导养殖户根据行情变化自主调整养殖结构和数量;二是通过猪肉收储、活体储备干预猪肉市场价格。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专家认为,近年来生猪市场行情暴涨暴跌,单靠政府凭借计划手段稳定生猪价格很难奏效,如果能够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金融保险(放心保)的作用,既可为养殖户和企业提供价格参考信号和避险工具,又有利于建立生猪市场宏观调控的长效机制,促进生猪产业有序发展。
策略之一是发展生猪订单生产,提高生猪养殖的组织性、计划性,减少盲目生产带来的价格波动。比如,“温氏养猪模式”就是一种较好的产业合作经营形式,由公司向合作养殖户统一供应苗猪、饲料、兽药、技术服务、实行保护价收购,养殖户不必理会市场价格行情的起伏变化,只管埋头养好猪。在盱眙、大丰、滨海等地,每户平均每栏400头,一年出栏1000头,每头平均利润130元—150元,抵扣各项成本,每户每年至少赚10万元。合作养猪还有一个好处,养殖户除了投资建造猪舍,其余诸如苗猪、饲料、兽药等全部先由公司提供,实行记账赊欠,待出售肥猪时一次性扣除,大大减轻了资金压力和投资风险。省农委畜牧兽医局副局长孙宏进提出,应该大力鼓励像“雨润”、“苏食”、“中粮”这样的大型屠宰加工企业与规模养殖场(户)合作,让屠宰和养殖形成合力,提升全行业的抗风险能力。当然,规模养殖场(户)在与龙头企业开展合作经营的同时,也要注重加强养殖场(户)自身的合作,如组建专业合作社或者联合社,增强养殖环节在产业链上的话语权。
试点推广生猪价格指数保险也是规避风险的一种有效策略。所谓生猪价格指数保险,是以生猪为保险标的、以生猪价格指数为保险责任的一种保险。南京农业大学黄瑞华教授介绍说,2013年5月,北京市正式启动了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如果平均“猪粮比”低于6∶1,视为保险事故发生,保险公司按保险合同给予养殖户赔偿。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能够为养殖户确立一个最低收益水平,使养殖户在生猪价格过低时,依然能维持一定的收入水平。目前,北京市生猪价格指数保险金额为每头1200元,保险费率1%,每头保险费12元,并纳入了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范围,各级财政累计补贴保费80%,生猪养殖户承担保费的20%。养殖户投保每头生猪实际只需承担2.4元。继北京之后,四川、辽宁大连等地也试行了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这一做法是从政策层面帮助生猪养殖场(户)规避市场风险的有益探索,值得在全国生猪主产区推广。
期货是发现价格、平抑价格波动的现代金融手段,专家建议适时推出生猪期货贸易。常州市中东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小国介绍说,美国、德国和韩国先后推出了生猪期货,我国虽然2008年就在大连商品交易所基本完成了生猪期货合约、规则制度的市场调研和设计等准备工作,但至今没能顺利推出。目前,国内大宗农产品(000061,股吧)生猪电子交易平台有苏州大宗商品电子交易中心等4家,这些平台上也有类似的合约进行报价及交易。要加强对生猪产业链中各类市场主体的期货知识培训,特别是鼓励屠宰、养殖大型企业参与大宗饲料原料期货市场和生猪电子交易,积极培育和发展生猪期货的机构投资者,建立完善、合理的投资者结构,为中国生猪期货的适时推出和持续稳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发展订单生产、价格保险、生猪期货贸易的一个坚实基础就是规模养殖。孙宏进说,一方面,提高规模养殖标准化生产水平能够依靠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水平和管理效率,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全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规模养殖更有利于培育生产主体的诚信度,在生产经营中遵纪守法,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在产业合作中诚实守信,恪守契约合同。因此,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家庭农场适度规模养殖、公司集约化规模养殖的支持力度,增加生猪规模化的“含金量”,促进养猪方式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