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乳猪料原料选择及品控要点

来源: 未知   2011-07-23 11:39:10   查看:  次

乳猪料原料选择及品控要点[/page]

       中国养猪网讯

       按我国目前商品猪料的研究、制作及应用状况,从饲料的性价比的角度来看,哺乳母猪料和乳猪料是不易过关的,也是最难做好的两种料。

  我国习惯于把体重小于15kg这个阶段的猪称为乳猪,这个阶段使用的饲料称为乳猪料。随着养猪水平的提高、饲料工业加速发展及规模式猪场快速发展,养猪发达地区市场上已将乳猪料细分为两个阶段,即高档乳猪料(也是人们称为教槽料)和一般乳猪料。行内通常认为,教槽料是指猪出生5天后开始补料时至断奶后10天内所使用的饲料;一般乳猪料指仔猪断奶10天后至15kg时使用的饲料。

  目前在乳猪料使用上也出现了一些实际问题,(1)使用教槽料后转为一般乳猪料后一周内,仔猪会出现采食量降低、生长停滞、腹泻增加的情况,我们要处理好一般乳猪料与高档乳猪料的衔接问题,不要将一般乳猪料与高档乳猪料的档次拉得太大。(2)有许多高档乳猪料解决了腹泻问题、弱仔问题及采食量问题,但生长速度不够理想,饲料报酬也不够理想,所以增重成本很高;(3)由于许多教槽料使用高剂量药物添加剂来控制腹泻,导致乳猪在不用教槽料,转用一般乳猪料甚至到使用小猪料时,长速都比较缓慢,使教槽料的优势消失殆尽!这里也要十分注意。

  当前,好的、过关的教槽料标准应当是:(1)在正常的饲养条件下,正常瘦肉型品种仔猪21 天断奶)断奶后3天,采食量及生长速度应恢复到断奶前的水平;(2)自断奶日起,10天内营养性腹泻率低于21%,饲料转化率为1.2左右,日均增重280g左右,采食量日均为330g左右;(3)以目前原料成本计,饲料成本不高于5500元/吨。好的、过关的一般乳猪料产品标准应是:接教槽料后,采食量继续增加,生长速度继续增加,腹泻率不增加;到42天龄时体重达到15kg,饲料报酬为1.5左右;以目前原料成本计,饲料成本不高于4500元/吨。下面从乳猪营养需要特点、配制特点、原料选取、品质控制及加工要点等方面谈一下我们的看法。

  1 乳猪营养需要特点

  仔猪出生重约为1.4kg(品种不同,略有差异),出生后生长发育快,是生长强度最大时期,饲料报酬高,若此阶段生长发育受阻则易形成僵猪。由于生长发育较快,需要的营养物质多,尤其是蛋白质、钙、磷、铁代谢等比成年猪高得多。对营养不全饲料反应敏感。研究表明,断奶后第一周的长势,将对其一生的生长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仔猪断奶后第一周除加强饲养管理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提高断奶仔猪料的质量。下面简单谈一下乳猪的营养需要特点。

  1.1 能量需要

  乳猪饲养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最大的断奶重和提高群体整齐度。研究结果表明,断奶体重较大的仔猪顺利过渡到断奶饲粮,并减少营养性腹泻的发生率;哺乳期生长较快的仔猪在生长肥育期的生长速度亦较快,Pollmann指出,断奶后第1周增重约900g的仔猪比没有增重的仔猪提前15天出栏;Tokach等(1992)的研究也表明,21日龄断奶后第1周增重超过225g/d的仔猪,达到109kg体重的时间可提前10天。

  哺乳仔猪蛋白质沉积与能量摄入量成正相关,因此要想获得最大的蛋白质沉积率,就需要为哺乳仔猪提供最大的能量摄入。考虑到需要尽可能满足弱仔猪的营养需要,乳猪料的能量设计不可太高,以提高弱仔猪的采食量。

  仔猪出生后,蛋白质和脂肪沉积迅速增加。在出生至21日龄断奶期间,仔猪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呈线性增加,平均增速分别为25~38g/d和25~35g/d.哺乳至断奶过渡期间,由于断奶应激的影响,蛋白质增长减慢,而脂肪增长通常为负值。在这一时期,蛋白质沉积速度既与采食量有关,又与饲料中可利用蛋白的含量有关。在良好的保温条件下,体脂肪的动员速度与采食量及饲粮中可利用蛋白的含量密切相关。

  依据美国相关资料,哺乳仔猪的维持代谢能需要为470kJ/kg·BW0.75·d,仔猪断奶(4周龄)后第1周的维持代谢能需要为453kJ/kg·BW0.75·d,第2周为423kJ/kg·BW0.75·d.仔猪的维持代谢能需要还与环境温度有关,环境温度低于临界温度1℃时,代谢能需提高2%~5%.

  初生仔猪已含有较高量的胰脂肪酶,但3周龄前胆汁分泌量少,不能激活胰脂肪酶和乳化饲料脂肪,这时仔猪消化脂肪的能力有限,直到16日龄的仔猪的胃仅能消化25%~50%的饲料脂肪。母乳中的脂肪是以乳化状态存在,所以其脂肪利用率较高,据报道,仔猪对母乳中脂肪的表观消化率约为95%.3周龄后随着胆汁分泌逐渐增加,对饲料脂肪的消化吸收才逐渐加强。在断奶仔猪中,摄入代谢能用于生长、蛋白质能量沉积和脂肪能量沉积的效率分别为0.72、0.66和0.77,与生长猪的相应值接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