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饲养管理中应灵活运用猪饲养标准
来源:未知 2011-06-09 10:48:32| 查看:次饲养标准是指一定品种的健康畜禽,在适宜的条件下,达到最优生产性能时,营养的最低需要量。它是对一定时期动物营养科研成果和畜牧业发展水平的总结,是配方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在饲料配方设计时不能生搬硬套饲养标准,要在国家标准允许的范围内,根据不同的饲喂对象,以动物实验的结果为依据,从以下四个方面灵活应用饲养标准:
1、不同的品种(基因型)选用不同的营养水平。猪的遗传基础,饲粮的养分含量和各养分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猪与饲粮因素的互作效应,都会对饲粮营养物质的利用产生影响。脂肪型、瘦肉型与兼用型猪之间对饲粮的干物质、能量和蛋白质消化率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已是不争的事实。各国饲养标准中推荐同一品种同一阶段猪的营养需要量存在的差异性,更充分说明是猪的品种及选育程度差异性所致。一般认为,在相同的条件下,瘦肉型猪较肉脂型猪需要更多的蛋白质,三元杂交瘦肉型比二元杂交瘦肉型猪又需要更多的蛋白质。因此,配制猪的饲粮时,不仅要根据不同经济类型猪的饲养标准和所提供的饲料养分,而且要根据不同品种特有的生物学特点,生产方向及生产性能,并参考形成该品种所提供的营养条件的历史,综合考虑不同品种的特性和饲粮原料的组成情况,对猪体和饲粮之间营养物质转化的数量关系,以及可能发生的变化作出估计后,科学地设计配方中养分的含量,使饲料所含养分得以更加充分利用。
2、不同生产阶段选用不同的营养水平。猪在不同的生理阶段,对养分的需要量各有差异。虽然猪的饲养标准中已规定出各种猪的营养需要量,是配方设计的依据,但在配方设计时,既要在充分考虑到不同生理阶段的特殊养分需要,进行科学的阶段性配方,又一定要注意配合后饲料的适口性,体积和消化率等因素,以达到既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又充分发挥猪的生产性能的效果。如早期断奶仔猪具有代谢旺盛、生长发育迅速、饲料利用率高的生理特点,但也处于消化器官容积小,消化机能不健全等特点。在配方设计时,既要考虑其营养需要,又要注意饲料的消化率,适口性、体积等因素,要求体重小于7公斤的仔猪,日粮中蛋白质水平必须在20%—22%,赖氨酸水平在1.5%—1.6%,最低乳糖含量为14%。体重在7—11公斤之间的仔猪,蛋白质水平要求在18%-20%,赖氨酸水平在1.25%,乳清粉用量比例最少在10%以上。体重约为12—23公斤之间的仔猪蛋白质在18%左右,赖氨酸在1.15%,才能满足其迅速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母猪在妊娠前期,由于处于妊娠合成代谢状态,代谢效率高,脂肪沉积力加强,因而在配料中就可适当提高粗纤维水平;生长育肥猪在育肥期间,为了获得最高的日增重,则可提高日粮配方中能量物质的含量,以满足其长膘的能量需要,而蛋白水平可比生长前期降低2个百分点左右。所以,在配方设计时,要根据不同生产阶段的营养需要,对不同生产阶段采用不同营养水平,才能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不同性别采用不同的营养水平。据美国NCR一4Ⅰ猪营养委员会进行的一项包括九个试验站的综合研究阉公猪和小母猪的蛋白质需要量的结果表明,日粮中蛋白质含量从13%提高到16%,并不影响阉公猪增重和饲料利用率,胴体成份也未变化;而小母猪日粮中蛋白质含量从13%提高到16%,增重和饲料利用率都有所提高,眼肌面积和瘦肉率呈线性下降。他们得出结论认为,当饲料中蛋白质含量最小为16%时,小母猪的各种生产性能达到最佳水平,而阉公猪日粮中蛋白质含量这13—14%即可达到最佳水平。法国研究者也发现育肥公猪的适宜赖氨酸水平是0.78%,而母猪则需要0.88%,母猪日粮的氨基酸总量至少要比公猪多12.5%。国内樊银珍等(2003)通过对杜长大中猪饲粮适宜蛋白质及赖氨酸水平试验表明,40—70千克的阉公猪,饲粮以粗蛋白质15.1%,总赖氨酸0.75%的水平为适宜;而母猪则分别17.5%和 0.92%的水平才较为适宜。因此,不同性别的猪,应分别设计不同营养含量的配方,进行分开饲养,以充分发挥其生产性能和饲料转化率。
4、不同的季节选用不同的营养水平。据报道,每升1度的热应激,猪每天采食量下降约40克;若环境温度超出最佳温度5—10℃,则每天采食量将下降200—400克。由于采食量的减少,导致营养不良,改变生化作用,使酶的活性和代谢过程发生紊乱,而影响了生产性能的表现。为此,不同的季节,应配制营养浓度不同的日粮,以满足其生理需要。对于炎热的夏季,为保证猪的营养需要,应注意调整饲料配方,增加营养浓度,特别是提高日粮中油脂、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降低饲料的单位体积,并适意添加KCl、NaHCO3等电解质,以保证养分的供给,减缓其生产性能的下降。
责任编辑:马娜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