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下跌,养猪人的苦日子来了,但对屠宰企业而言却不算坏事,甚至可以说是利好居多。
猪价下跌,意味着猪多了,屠宰企业收购难度大大降低,进一步掌握了主动权,甚至可以挑挑捡捡,继续压价收购。
猪价下跌,意味着猪多了,屠宰企业收购难度大大降低,进一步掌握了主动权,甚至可以挑挑捡捡,继续压价收购。
尤其是在猪价快速下跌的时候,猪价大跌,屠宰企业白条肉出场价格下跌幅度则要小得多。用农业部提供的数据来简单说明,2月最后一周,农业部全国500个县集贸市场的定点监测数据显示,全国活猪均价13.24元/公斤,较1月最后一周的15.07元/公斤下降12.14%,同比下降22.8%,猪肉价格24.31元/公斤,较1月最后一周的25.45元/公斤下降4.48%,同比下降12.7%。而2月最后一周,规模以上定点屠宰企业白条肉出场均价18.67元/公斤,比上月同期的20.29元/公斤下降7.98%。活猪、白条肉、猪肉三者月度下降幅度分别为12.14%、7.98%、4.48%。
对于屠宰企业而言,仅仅屠宰一个环节,猪价跌得多,屠宰后的白条价格跌得少,获利空间明显增加,而如果屠宰企业还涉及加工的话,终端肉制品价格往往是跟涨不跟跌,利润将进一步增加。
当然从产业整体发展的角度看,现阶段我国养殖、屠宰相对对立的情况并不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这种局面也促使很多大型养殖企业开始涉足屠宰、加工,比如温氏、雏鹰等等。
对于屠宰企业而言,仅仅屠宰一个环节,猪价跌得多,屠宰后的白条价格跌得少,获利空间明显增加,而如果屠宰企业还涉及加工的话,终端肉制品价格往往是跟涨不跟跌,利润将进一步增加。
当然从产业整体发展的角度看,现阶段我国养殖、屠宰相对对立的情况并不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这种局面也促使很多大型养殖企业开始涉足屠宰、加工,比如温氏、雏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