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生猪市场预警专家组:从供求形势看,未来几个月生猪产能仍然维持低位调整,出栏保持平稳,而下半年是畜产品消费旺季,需求会有所增加。因此,预计后期生猪供求大体处于紧平衡状态,猪价仍将处于周期性上涨通道,中秋、国庆期间受季节性需求拉动,阶段性涨幅可能会稍大一些。但随着生猪产能调整基本见底,后期如不发生重大疫情,市场供应有保障,不必过于担心保供给问题。主要依据:一是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环比降幅连续4个月呈收缩态势。二是春夏仔猪补栏积极。据监测,仔猪价格从2月份第3周开始已连续上涨22周,累计涨幅 59.8%。三是淘汰母猪量明显下降。据对全国4个主要淘汰母猪屠宰基地监测,6月份共计屠宰淘汰母猪6.74万头,环比下降26.7%,比3月份母猪淘汰高峰期平均水平收窄了59.8%,连续3个月呈下降态势。据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监测,7月第3周,市场日均上市量1771头,比上周增加4.34%,显示毛猪产能虽然明显下降,但是产能下降并没有造成供应短缺。
市场价格变动,虽然不完全依靠供应与需求决定,但供需两端都能给猪价带来极大的影响。从供应方面来看,七月生猪存栏量减少,各地生猪供应依旧偏紧,市场利好但近期猪只供应变化不大,所以想要破冰,还得看市场需求。而我们从需求方面来看,近期猪价突破口在于天气,接下来几天我国多地将迎来一次降雨,其中华北中北部与华南南部将有强降雨,降雨地区气温回落市民对猪肉需求将获得改善。今年进口猪肉对国内市场影响极大,持续性的压制着国内猪价,但进口猪肉更多的是流入了加工企业与招标采购的机关食堂,所以相对而言农贸市场市民对猪肉的采购将更多的影响国内生猪价格。所以最近的破冰突破口,是影响市民需求的国内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