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日,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副合伙人陈果在其新浪微博中说:“我说过我不太赞成集团管控这种‘伪管理理论’,现代管理学乃是基于交易机制和权责匹配的显学,而非集分权制衡的权谋学。拜读了某位‘中国最强集团企业咨询领军人物’的一些文章,脑子里冒出一个英文词——Fluffy,也许俺有同行相轻的恶习,但还是斗胆认为这类似是而非的理论对以逻辑、专业为价值的管理咨询职业尊严是一个挑战。”
陈果在微博中讥讽的“管控理论”是号称“中国集团管控第一人”白万纲提出的管理理论。由于不同的管理理论在企业实践中表现为不同的管理模式,所以管理模式是企业实践中最重要的管理体系和方法的总和,决定了企业管理的成败。
管理模式的定义是:从特定的管理理念出发,在管理过程中固化下来的一套操作系统。用公式表述为:管理模式=管理理念+系统结构+操作方法。管理模式大致可分为:传统/等级模式、人际关系模式、系统模式和现代人本主义管理模式。与管理模式有关英文的表达有:Management System(管理交流)和Management Model(管理模型)。
IBM有自己倡导的管理模式,白万纲也有自己推崇的集团管控模式,孰是孰非,并没有价值。因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存在必然有它的合理性。但是由此引发的什么样的管理模式才正确的话题,对于企业管理者非常有价值。
一般来说,不同的国家的企业有不同的管理模式,而且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管理模式。在理论上比较公认的管理模式有日本管理模式和美国管理模式等。不同管理模式决定其管理特征的差异性,如美国管理模式的特点是鼓励个人英雄主义及以能力为主要考核特征的模式,它在管理上的主要表现就是规范管理、制度管理和条例管理,以法制为主体的科学化管理。而日本管理模式的特点则是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年功序列制、禀议决策制等为特征,重视人际关系、以集体利益至上、家族主义等情感管理为主的特征。
从管理实践看,无论是美国管理模式还是日本管理模式,本身无对错之分。因为不同的管理模式有不同的应用条件,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你所用的管理模式出了问题,并不是管理模式本身的问题,而是你把这种管理模式用错了地方;反过来说,如果一个被别人“证明”似乎是不正确的管理模式,对于你却可能是正确的适用的。因此,管理永远是权变的,管理模式没有对错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