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SteveBallmer)宣布未来12个月退位让贤后,《华尔街日报》对此采访了包括商界领袖、技术专家以及管理学家在内的11位业内人士,探讨微软需要何种领袖以及该公司需要的变化。依照这11位业内人士的谏言,微软需要进行业务“重启”,包括重塑企业文化,明确未来战略选择,释放员工能量,并积极从雅虎换帅闹剧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以下为文章梗概:
在史蒂夫-鲍尔默(SteveBallmer)掌管微软大权近14年中,该公司年营收增长3倍以上,至780亿美元,而且在任何一个行业中,其利润也非他人能及。
然而,大多数技术专家却认为微软需要“重启”。在鲍尔默的领导下,微软拖着庞大而笨拙的身躯,没能推出足够有意义的产品,追赶技术日新月异变化的步伐。
在鲍尔默宣布未来12个月退休后,《华尔街日报》对11位商界领袖、技术专家以及管理学家进行了采访,以探讨他们眼中的微软需要何种掌门人,以重塑这家巨头昔日技术创新者的形象。
1.前通用汽车全球产品开发副总裁鲍勃-鲁茨(BobLutz):
下一任微软掌门人要么出身技术,要么应该久负盛名,并能向用户提供自由使用的产品。就如汽车业一般,公司领袖应该对下一代产品拥有第六感。
现今微软的境遇,与当年通用和福特一样,总是通过分析过去来观察世界的发展,且对超前意识的人充满不信任。因为产品总以之前的角度分析为基础,所以会比行业领先者落后三年光景。
微软必须由能够接受风险,或是喜欢新理念、新产品的人才掌舵。如果一家高科技公司不鼓励“跳出去”思维,注定走向灭亡。
2.前Facebook董事、风险投资公司AccelPartners合伙人詹姆斯-布雷耶(JamesBreyer):
微软需要在移动端和社交平台上投入更多精力。对于微软而言,其所犯的最大错误是,在这些新诞生、新兴领域里,没有予以足够关注。
我认为微软产品用起来不够简单。该公司拥有不少人才,其是未来管理层的中流砥柱。但产品和业务团队存在理念上的差异,微软需要解决这一问题,并作出巨大调整,提升决策速度。
3.奇点大学(SingularityUniversity)创新与研究副总裁维韦克-瓦德瓦(VivekWadhwa):
微软拥有全球最优秀的人才,不过他们却被该公司的官僚作风、内部权力争斗、保护主义所困扰。释放这些天才的能量,将微软分成多个自主运作的公司,以便彼此竞争。
4.数字支付公司TrialPayCEO亚历克斯-兰贝尔(AlexRampell):
微软应该简化产品名称,消除产品版本中的数字和年份,比如Office2003、Office2007、Office2011,每隔四年才进行软件升级令人尴尬。而Office365是个良好开端,但微软需要更激进的转型。
同时,微软还应继续进行并购,包括对人才和技术的收购。虽然该公司斥资60亿美元将aQuantive收入囊下的交易确实非常失败,但eBay收购PayPal,Priceline.com收购Booking.com,都使自己走上复兴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