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都网评论员 杨延方
“国家质量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拥有众殊荣的双汇品牌,在“瘦肉精”事件中引发广泛质疑——双汇市场受到冲击,部分地区产品下架,企业的市场、品牌信誉和经济效益包括资本市场都遭受到了较大的损失。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说:“3月15日双汇股票跌停,市值蒸发103亿元。3月15日起到25日,10天时间即影响销售10多亿元。”
在媒体一片声讨中,双汇陷入生死门。
然而,双汇死了,对谁有好处?消费者对双汇是该推一把,还是该拉一把?
监管体系建设非一日之功。
说双汇和瘦肉精,不得不谈我国的食品监管体系。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说,食品安全本来是地方负责制,但在国务院开会的时候,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最后我们一算,根据分管的情况,四个副总理都有份,谁也跑不了。”他说,克强同志是分管卫生的,食品药品归他管;良玉同志管农业;德江同志管加工,“王岐山的问题就更严重,管工商局、质监局,是管监管监督的,后来就成立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说句实话,我们的工作业绩很大,但离人民群众的要求也很大。”
王岐山说,中国共产党下大功夫解决了饱的问题,这么多人口能解决温饱、能脱贫,应该说这是对全人类的贡献。
双汇人解决了多数人如何吃肉的问题,这也是一个河南企业对全国的重要贡献。国务院领导都惭愧和头痛的问题,指望双汇一个企业,指望万隆一个人完全杜绝,这个要求有点不现实。
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很可怕。
在瘦肉精危机中,有两种声音对双汇杀伤力最强:一种声音称瘦肉精是行业普遍现象,另一种声音认为称,双汇要求瘦肉率高达70%,猪农是被迫用药。但这两个观点都没有明确的论据支撑。
据农业部网站最新消息称,目前,河南全省生猪“瘦肉精”排查工作已基本完成,共抽检存栏生猪31万头,确认“瘦肉精”阳性生猪134头,检出率为0.04%。从实际情况看,河南这次发生的“瘦肉精”案件是个别县市的少数人明知禁用仍违法生产、销售和使用引起的,属于个案。
134是特例,31万是普遍。一些人只看到个别现象,看不到普遍现象,是典型的“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疯狂舆论中需要理性思考。
在这次瘦肉精事件中,喊打喊杀声一浪高过一浪,很难听到有价值的反思,鲜见为企业辩护的声音。仿佛替双汇辩解就是“助纣为虐”。更多的声音把中国的监管体系、公司责任及农民觉悟等全盘否定。只有外国的月亮才是圆的,只有洋品牌才能救中国。
如果把消费渠道寄托到洋品牌上,受损失最大的将是消费者和养殖户,是民族产业。
否定容易,肯定很难。毁掉一个企业很容易,建业一个品牌很难。
倒掉脏水,留下孩子。
哲学家黑格尔有一句著名的话:“泼脏水的时候请留下木盆里的孩子。”可惜在多数时候,人们疯狂的思维方式,让这一切变得无比荒诞,脏水泼了,木盆里那个纯真的孩子也被扔掉了。
此次双汇卷入“瘦肉精”事件,成为万隆有生以来面临的最为严峻的考验。我们真诚地希望,万隆能带领双汇人,痛定思痛,查漏补缺,重振双汇。
把瘦肉精倒掉,把双汇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