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猪网讯
最新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洋猪肉”开始渗入国内市场。商务部日前发布的农产品报告中,1至9月份,中国进口猪肉及其副产品达到87万吨,同比增长44.6%。 “猪肉进口量激增与国内猪肉价格高位运行有关,但因口感方面的差异,还不能广泛被普通消费者接受,更多的是被食品加工类企业买去作加工品原料。”一家从事农副产品进口的公司负责人向记者透露。
贸易公司卖力吆喝“洋猪肉” 作为本地肉类销售“大户”,杭州五丰联合肉类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选华今年上半年开始被一些贸易公司的销售员盯上了,向他推销的商品是进口猪肉及猪附件。 “最频繁时,几乎一天就能接到2-3个电话,还不算直接发来的传真件。”汪选华回忆说,从今年5月份开始,国内猪价一路高歌猛进,到7月份一度创下历史新高。当国内猪肉价格涨势汹汹之时,向他推销洋猪肉的电话一个接一个,除了部分越洋电话外,还有不少国内的贸易公司。 据了解,企业想进口肉类产品必须申请资质,目前杭州仅有浙江省粮油食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万隆肉类制品有限公司、杭州知味食品有限公司、浙江惠隆对外贸易有限公司等少数几家企业具有进口肉类产品资质。 “只要找到下游客户,就可以向具有进口资质的企业下订单。”一家刚涉足进口肉类业务的外贸公司员工透露。 浙江惠隆对外贸易有限公司去年才引进4条集装箱柜的进口猪肉产品(每条柜装25吨产品),而今年则预期会上升至40-50条,进口量增长10倍。 进口猪肉扮演低价补充角色 世纪联华肉品采购主任孙明军这几天正在向几家“洋猪肉”进口公司询价,“采购对象是冬季销售比较热门的前排和仝骨,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可能会在12月左右上柜销售。” 事实上,世纪联华在去年年底就曾尝试性引进洋猪肉产品,价格要比同类国产猪肉便宜30%-40%,最多的甚至要优惠一半。“洋猪肉有价格上的优势,但是从外观和口感来说,消费者的接受度并不高。”孙明军解释说,由于切割方法不同,肋条和仝骨的带肉率要低于国产品,而且不如国产猪肉香。 之所以今年继续考虑引进洋猪肉产品,孙明军明确表示,只是作为一种低价补充销售单品,“从去年销售情况看,并不会影响国产单品的销量。”
贸易公司卖力吆喝“洋猪肉” 作为本地肉类销售“大户”,杭州五丰联合肉类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选华今年上半年开始被一些贸易公司的销售员盯上了,向他推销的商品是进口猪肉及猪附件。 “最频繁时,几乎一天就能接到2-3个电话,还不算直接发来的传真件。”汪选华回忆说,从今年5月份开始,国内猪价一路高歌猛进,到7月份一度创下历史新高。当国内猪肉价格涨势汹汹之时,向他推销洋猪肉的电话一个接一个,除了部分越洋电话外,还有不少国内的贸易公司。 据了解,企业想进口肉类产品必须申请资质,目前杭州仅有浙江省粮油食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万隆肉类制品有限公司、杭州知味食品有限公司、浙江惠隆对外贸易有限公司等少数几家企业具有进口肉类产品资质。 “只要找到下游客户,就可以向具有进口资质的企业下订单。”一家刚涉足进口肉类业务的外贸公司员工透露。 浙江惠隆对外贸易有限公司去年才引进4条集装箱柜的进口猪肉产品(每条柜装25吨产品),而今年则预期会上升至40-50条,进口量增长10倍。 进口猪肉扮演低价补充角色 世纪联华肉品采购主任孙明军这几天正在向几家“洋猪肉”进口公司询价,“采购对象是冬季销售比较热门的前排和仝骨,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可能会在12月左右上柜销售。” 事实上,世纪联华在去年年底就曾尝试性引进洋猪肉产品,价格要比同类国产猪肉便宜30%-40%,最多的甚至要优惠一半。“洋猪肉有价格上的优势,但是从外观和口感来说,消费者的接受度并不高。”孙明军解释说,由于切割方法不同,肋条和仝骨的带肉率要低于国产品,而且不如国产猪肉香。 之所以今年继续考虑引进洋猪肉产品,孙明军明确表示,只是作为一种低价补充销售单品,“从去年销售情况看,并不会影响国产单品的销量。”
洋猪肉为何身价会低于国内猪肉?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曾向媒体介绍说,中国生猪养殖成本在6—6.5元/斤之间,而美国养殖成本则为4—5元/斤之间,成本之差超过1.5元/斤,这就使得美国猪肉有着天然的竞争优势。“美国的大豆、玉米都是自产,饲料成本要(比中国)低很多。” 在商务部公布的报告中,国内市场洋猪肉的前三大进口来源国分别为美国、丹麦和加拿大,其中来自美国的进口数量和金额的增幅均超过700%。 零售市场销售热情不高 浙江惠隆对外贸易有限公司销售业务员陈童说,进口的猪肉产品主要包括猪爪、骨头等附件以及部分分割肉。“销售渠道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长期合作的食品加工企业,可以作为香肠、肉丸等产品的原料,另外则是进入肉类批发市场。” 位于勾庄的杭州联合肉类冷藏有限公司负责人黄经理说,前来购买进口猪肉产品的主要是二级批发商,农贸市场经营户几乎没有,“二级批发商的销售对象可能是部分餐馆和食堂,可能加工烹饪后的口感和国产猪肉的差别不是特别大。” 杭州本地冯家菜馆白鹿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文源最近也关注到猪肉进口量激增的消息,“不过,我们暂时还不考虑采用进口猪肉产品。”周文源担心的是,万一遇到“水货”猪肉,质量安全得不到保障。 质量安全之外,让零售商烦心的还有进口猪肉产品货源的稳定性。杭州欧尚超市从2007年开始卖进口猪爪,但今年8月开始停售了,“原因之一就是货源也紧张,供货不稳定,而且随着国内猪肉价格涨价而不断调价。”杭州欧尚超市店长助理华旭晶说短短几个月时间,美国猪爪价格从16元一斤一直涨到20元,最后采购决定放弃这一单品。 孙明军也估计,届时前排和仝骨的价格与国产品的价格优势可能会缩小至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