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猪网讯:
秋高气爽,阳光明媚。某记者走进荣县村企合作第一村的双石镇金台村生猪养殖基地,在鼾声不断的育肥猪舍傍,不仅目睹了一圈又一圈肥溜溜的商品猪,而且获得了养殖效益分配的新模式——农民入股分红。“这一批500多头肥猪,估计有200多斤一个的,近期将出栏,补栏的仔猪已经上圈了,从现在开始,每半个月或最迟一个月就有一批肥猪出栏。”10月25日,负责金台村一号的曹百万这样告诉记者。
在望佳镇品山村优质种猪繁育基地,身穿白大褂的“接生员”正在给刚出生的仔猪消毒。“你来得正是时候呢!今天有9头母猪产子,是这个猪场建成投入使用后第一批母猪生儿呢!从今天开始,陆续有母猪产子了,下月,有300头母猪产子,一个母猪按10个仔猪计算,下月就有3000个仔猪在这里出生,到时候这里就热闹了。”负责养殖的巴尔集团赵经理这样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坐落在荣县的四川巴尔农牧集团采取农民土地入股分红的方式,在荣县的双石镇金台村、望佳镇品山村、过水镇黑林村建起3个养猪基地4个规模养殖场,占地近800亩,总投资6000万元(已投资4000万)。“我们这三个基地,各有特色。金台村的一、二号猪场,是年出栏3.5万头肥猪的绿色养殖场;过水镇黑林村基地,是年出栏1.5万头的生态猪和繁育1万头生态仔猪基地;望佳镇品山村基地,是存栏种母猪1000头、出栏优质种猪5000头、优质仔猪2万头的基地。
年出栏5万头肥猪,粪便处理事关周围环保,巴尔如何处理的呢?“你看嘛,这一排3个大池子,是沼气池,猪儿的屎尿先进入沼气池中产气作猪场的燃料和照明,发酵后的粪水再经过傍边的净化池几次过滤后排放出来浇灌坡上的果树、花草,不会将屎尿直接排放出去。”金台村一号猪场管理人员曹百万站在粪便处理池边这样介绍。
当地农民怎么投资入股分红呢?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夏和林介绍,农民入股的模式有两种,土地入股;国家补助的项目资金入股。金台村养殖基地,是巴尔集团与金台村委、金台村农民生猪养殖协会共同出资合股建设的,公司占86%的股份,村和协会占14%的股份。14%的股份达400多万元,村和协会都没有掏一分现金,而是争取国家补助的项目资金。品山村基地的,村委和养殖协会已入股200多万元。三个基地,有3000余户村民入股分红。“农民的土地入股,不仅每亩每年有保底的700斤黄谷,而且还要按照养殖基地净利分红;而入股的资金,巴尔集团要保银行存款一年的利息,然后再分红,划算噻!”金台村村主任李海斌这样介绍。
巴尔集团控股投资占大头,当地农民股份小但还可以到养殖场务工挣钱。“像我这把年龄(65岁),那还有本事到外地去打工哟,但经过巴尔技术培训后,到猪场来养猪,吃住公司包了不说,每月还能挣1200块钱,可以了噻!”望佳镇品山村村民刘自民一边干活一边这样介绍。记者了解到,像刘自民一样,流转了土地给巴尔,然后又为巴尔养猪挣钱的当地村民就有50多人。为了让流转土地的村民有收入,巴尔还采取寄养仔猪支付饲养工资的模式给村民找事干,首批近300户猪“保姆”正陆续上岗。
为了确保绿色饲养、生态饲养,确保猪肉产品安全,公司在充分发挥自己生产兽药优势的前提下,投资1600万元正在建设自己的饲料厂,并组织一批畜牧专业技术人员对养殖场和寄养农户进行养殖培训。“三个养殖基地,每个猪场安装了监控录像,兽医及管理人员无需进入猪场,都能观察到每个圈舍每头猪儿的寝食情况。”赵经理这样说。
年出栏5万头肥猪、年供3万只优质仔猪、年供8000只优质种猪,这还不是集团公司的终极目标。目前,公司正规划明年在县内的高山镇投资5000万元,建一个占地300余亩存栏种猪4000头、提供优质仔猪5万只的国家标准化示范养殖场。巴尔集团董事长李金玉这样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