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猪网讯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当你可以在实验室里利用动物的分子生长出汉堡和香肠,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微薄之力时,谁还需要屠宰动物?
最初人类为了获得肉食,需要四处寻找和捕杀动物。后来我们慢慢学会了如何饲养它们。现在我们即将迎来另一项重大突破。不出几个月实验室里就能培育出可以食用的人造肉。
已经培育出类似肌肉的肉条
最近研究人员齐聚瑞典哥德堡市,策划不用屠宰牲畜就能获得肉食的方法。据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的马克-波斯特说,第一批实验室培育出来的香肠可能会在6个月内变成现实,他是这项技术的主要先驱和忠实拥护者。波斯特已经利用猪细胞进行了试验,最近找到在实验室环境下培育肌肉组织的方法。而且他已经培育出类似肌肉的肉条,每个长2.5厘米,宽0.7厘米。
波斯特确信他培育的组织条通过每天练习,结构会跟真正的肌肉一模一样。他说:“它看起来很白,这是因为它里面没有血液,而且肌血球素和含铁蛋白的含量也很少。目前我们正在寻找增加肌血球素,让它变得色泽更好看的方法。”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慈善家的资助下,波斯特准备扩大这项研究工作的范围,利用牛细胞进行试验。他说:“我希望我们能在1年内在实验室里培育出汉堡。”
促使波斯特的研究过程放慢脚步的一方面原因,是猪肌肉干细胞在培养过程中的增殖能力有限。它们只能分裂20到30次,这迫使波斯特不得不经常重新回到原点,从猪的组织里提取新鲜细胞进行研究。
熊猫汉堡或成为可能
瑞典林克平大学的生物伦理学家斯特伦-韦林说:“我认为以后我们可以吃到所有以前非常稀少的肉类。”我们的肉食选择主要受到动物是否易于驯养的制约,而不是这种肉是不是最好吃。有了人造肉,这些规则将不再适用。因为你只要拥有一些肌肉干细胞,就能开始生产过程,这些东西相对比较容易从非常稀少的动物身上获得。由于这么做不用杀死动物,由熊猫汉堡引起的伦理问题就会不攻自破。
人造肉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更小。牛津大学的汉娜-托米士托估计了生产1000公斤实验室肉,需要多少能量、水、大规模生产所需的土地和细胞基础的药品运作。她把这些结果与生产1000公斤牛肉、羊肉、猪肉和家禽肉需要付出的环境代价作比较。她说:“人造肉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非常低。例如,实验室培育的肉所需的土地比人工饲养的牛肉少99%。”韦林表示,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自然和非自然之间的分界线并不像看起来那么清晰。
然而问题是,即使波斯特在未来12个月内能够培育出实验室汉堡,我们大家会愿意食用吗?没人清楚这些肌肉块是什么味道。更何况,食用这种“肉”会有什么潜在危险,我们还不得而知。
更多详情资讯请登录http://www.zhuwan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