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猪网讯
当前,生猪市场供需失衡,猪肉价格已经上涨到每公斤30元左右,比上年同期上涨74%。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的调查发现,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虽然很多,但散养户减少是导致猪肉供应紧张、价格上涨的最主要原因。
今年以来,安徽的生猪价格呈现不断攀升态势,截至6月底,无论是生猪还是仔猪的价格均已创新高。像肥猪1-6月均价为14.95元/公斤,比去年同期的10.60元/公斤上涨了4.35元/公斤,增长了41.04%;仔猪价格1-6月均价为31.16元/公斤,比去年同期的12.02元/公斤上涨了19.14元/公斤,增长了159.23%。价格节节攀升,可是肥猪出栏还呈现出逐月减少的态势。全省九个生猪监测大县共出栏肥猪569.95万头。其中年初出栏最多的1月与年中出栏最少的6月两者相差83.27万头,下降了53.5%。
据调查总队分析,今年生猪出栏量不断减少虽然有多种因素,但最主要的因素还是散养户减少,导致“猪坚强”。近几年,我省生猪养殖大户逐渐增多,但规模养殖生猪还处于起步阶段,猪肉的市场供应仍然以散养户为主。全省九个生猪大县的生猪饲养量中,生猪养殖大户只占25%左右,个别县达到50%,如定远、涡阳县。今年上半年,农户散养猪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一半,一些村庄几乎没有散养户,生猪供应主要依靠规模户养殖和企业生产。而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肉食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目前规模养殖满足不了庞大的市场需求,这就导致市场供求失衡。
虽然猪肉价格一直攀升,但散养户却赚钱不多,从调查中可以看到,散养户减少主要与养猪利润不高有直接联系。阜南县调查队曾调查,农户养殖50头猪的利润不如外出打工一年的工资收入。由于饲养防疫水平、生猪场建设用地、环境污染与居民的矛盾突出、发展资金筹措的困难、对市场机遇的把握与预测能力、销路保障、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加上养猪不如打工,散户的养猪热情大大降低,传统农户养殖方式正逐步退出生猪饲养行业。定远县调查,存栏30头以内的散养户逐步淘汰,4年内减少了57%。而生猪养殖规模户和法人单位增长了92.6%。但是由于规模养殖户基数小,无法弥补散养户淘汰的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