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猪网讯 7月22日,省统计局公布的调查显示,今年二季度生猪平均价格为16.22元/公斤,比1季度的14.35元/公斤上涨了13.0%,比上年同期的9.32元/公斤上涨了74.0%,比历史上最高的2008年一季度14.8元/公斤上涨了12.0%。二季度最后一周省内规模饲养户出栏的生猪价格超过了20.元/公斤。
调查显示,许多生猪饲养户盈利水平大幅提高,目前每养一头猪的盈利达到了600-700元,接近了2008年每头800元的水平。生猪价格的持续走高,对于生猪饲养户来讲是件大好事,有利于生猪饲养户收入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十二五”农民收入水平翻番,但不利于遏制物价过快上涨的势头,也不利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有关畜牧专家分析生猪价格过快上涨的原因,普遍认为是供求失衡。一是生猪出栏数有所减少。去年生猪价格过低,最低时仅为8.4元/公斤,导致许多散养户亏损,退出了生猪养殖,加上去年生猪疫情的影响,使生猪年初存栏有所下降,导致今年上半年生猪供给减少。二是生产成本上升助推了生猪价格的上涨。今年二季度的玉米平均价格约为2043元/吨左右,比去年同期约上涨7.3%。豆粕价格和麦麸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饲料成本比去年同期大约上涨了10%左右。人工成本攀升也造成生猪生产成本的上升。吕梁部分生猪饲养户反映,人工成本今年比去年提高了50%左右。防疫费用的加大也是拉升生产成本的一个因素。部分饲养户反映,由政府提供的免费防疫,对生猪规模饲养户来讲效果有限,只能自己从市场上购置防疫药品。三是仔猪价格飞涨,增加了生猪饲养户的生产成本和生产风险。仔猪价格由去年200-300元/头,上涨到6月份的700元/头。四是中、小生猪饲养户,生产设施投入不足,冬天补栏仔猪的成活率低,今年2、3月份才开始大量补栏,上半年出栏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