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猪肉价谨防“广撒芝麻盐” 人为压缩波动周期弊端
来源:经济导报 2011-07-15 15:41:20| 查看:次中国养猪网消息:“有关部门拨出大量资金促进生猪养殖是好事,猪价的宏观调控应该把劲儿使到点子上。”山东省畜牧协会生猪产销分会专家组组长周玉晓和该分会常务副秘书长周开锋日前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不约而同地这样表示。
12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支持大型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小区建设,对养殖户能繁母猪给予补贴,加强生猪在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统计、监测和分析,等等。对此,上述两位人士认为,对猪价进行宏观调控不应再像以前那样“广撒芝麻盐”,而应该将着力点放在促进规模化养殖和支持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上来,否则很有可能会人为导致来年猪价波动幅度更大,陷入一窝蜂养猪又一窝蜂杀猪的怪圈。
应汲取“干预不当”教训
“调控猪价是个大学问,有时干预不当反而南辕北辙。”周玉晓提醒说,2008年,由于疫病等因素的影响,国内生猪供应量明显减少,猪肉价格大涨,有关部门赶忙出台能繁母猪补贴、能繁母猪养殖保险等多项扶持政策。据农业部统计,截至2009年3月,全国5238.5万头能繁母猪获得了每头100元的补贴,占核实总数的84.1%。这直接引发了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迅速攀升,出栏生猪数量供过于求,导致2009年、2010年猪肉价格低迷。期间,生猪收购价格一度跌到每斤不到5元钱,养猪户每卖一头猪亏损高达六七百元。惨淡的行情让大多数养猪户损失惨重并“伤透了心”,纷纷退出养殖行列,又导致了今年以来猪肉价格攀升到历史最高位。
就在上个月,商务部曾表态称,不再出政策强压猪价而是由市场自行调节。对此,周玉晓表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生猪市场,应该可以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自行调节供给和价格关系。当猪肉价格过高时,企业受利益驱动,肯定会增加生猪补栏数、提高屠宰量,达到平抑物价的目的。如果2008年时有关部门能够审慎地、着眼长远且重点突出地进行宏观调控,多做一些更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而不是全面出手干预生猪市场,生硬地将肉价的波动周期人为压缩,或许不会出现这轮暴跌暴涨的尴尬局面。
6月份,世界主要经济体组织的农业部长们举行了第一次峰会,会议的主要议题在于开展抑制粮食价格上涨的行动。在过去的几年里,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一直是粮食价格波动的主要推动力之一。粮食价格的上涨直接导致了猪饲料成本的增加,继而影响猪肉的价格。
除饲料成本增加外,人工成本、运输成本以及环境治理成本等在近一年来也出现大幅上涨趋势。正是由于多种因素叠加,致使养猪成本一再攀升,由此推动肉价上涨一发不可收拾。
人们此时或许希望看到通过行政强制手段使猪肉价格短时间内出现下跌,但考虑到造成此次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并非单一,因此强制打压猪价,必然会使得养猪企业、农户遭受重大损失,进而陷入减产—供不应求—涨价的怪圈。
既然此次猪肉价格上涨有其合理的因素,因此对猪肉价格的调整还需要采取市场手段,通过市场手段让猪肉价格回归到合理的水平。需要认清的一点是,猪肉价格的合理水平并不意味着肉价会出现大幅下跌,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避免猪肉价格过快上涨”出现在此次温家宝总理的讲话中。对于合理的猪肉价格上涨,人们必须有一定的容忍度。
对于未来猪肉价格的走势,前景或许并不乐观。恶劣天气的频繁出现,以及目前众多中小生猪企业所遭遇的钱荒、电荒,上述问题都将最终以猪肉价格抬高的结果呈现。因此,猪肉价格在短时间内回落的可能性不大。近日我国生猪养殖大省四川遭遇多场暴雨,情况可能更为棘手。
从此次国家出台的措施来看,还是寄希望于通过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落实长期的扶持和保障措施,维持猪肉价格的平稳。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