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学士、皇家兽医外科学会成员Mark White介绍如何通过改进管理、避免寒冷和适当的设施投资将仔猪损失降低50%。
猪场当中仔猪死亡最常见的原因是被母猪压死,在仔猪死亡总数当中占50%以上的比例。具体取决于定义的精确程度,这种情况可能包括母猪踩到仔猪、仔猪被挤在铁栏当中,以及母猪实际地压到仔猪身上。然而这个问题还需要更细致的考察。许多情况下,这都会被当成一种藉口,认为这都怪母猪,而不是饲养人员的责任,尤其是考虑到母猪与仔猪在体重上的悬殊差异。
不仅如此,在舍外条件下,饲养人员对猪的控制也比较弱;哺育过程主要靠母猪和仔猪的互动,而饲养人员的影响仅限于保障良好的垫料管理、避免严重的体温下降,并且让母猪保持平静勿受刺激。
要想理解母猪压死仔猪的机制,从而减少这种事件的发生,有必要对这种损失进行分成两类,一种称为原发性压死,一种称为继发性压死,尽管二者之间肯定存在重叠。
原发性压死就是大部分饲养人员以为实际发生的情况,也就是说,仔猪生长很好,但是个体比母猪小得多,母猪活动时不小心,就把仔猪压死。这种情况肯定是有的,并且可能和下列因素有关:
1、地板过滑。母猪无法仔细地卧倒,甚至站起都有困难(而后一个过程更容易造成踩到仔猪或将仔猪挤在栏杆上)。
2、母猪过肥。母猪体况过肥,灵活性降低,更容易跌到,从而把下面的仔猪压死。
3、母猪相对产箱来说体型过大,这也会限制母猪的移动,造成活动无法控制,从而把仔猪挤住。母猪后面的空间不够容易在分娩过程中造成仔猪被挤住。
4、母猪体型过小。母猪的体型越来越大,养猪业也根据这种情况增加了产箱的尺寸。然而,对于体型较小的母猪来说,这样的产箱尺寸可能太大了,从而失去了分娩栏的意义。地板湿滑可能会加重这个问题。
5、母猪兴奋,例如在饲喂的时候,可能无法控制自己的行动,从而压死仔猪。饲喂时母猪的骚动也容易增加压死仔猪的风险。尤其是手工填料的情况下,饲养人员不得不匆忙巡回,无法仔细观察仔猪的情况。
6、母猪笨拙。毫无疑问,有的母猪天生笨拙,或动作不协调,这种情况在记录卡上会反映出来,这种母猪应淘汰。
7、仔猪区过热会使小猪跑出来,跑到危险区域当中。
8、仔猪区温度不足会使小猪聚集在母猪体旁。
尽管这些都是舍内饲养条件下的典型问题,但舍外系统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1、母猪体型相对猪棚来说过于硕大
2、母猪笨拙
3、母猪受到惊吓 - 惊吓可能来自饲养人员、狐狸、外部噪音、骚乱等
4、猪棚设计 - 侧面垂直的情况下比向内倾斜的情况下更容易压到仔猪。
继发性压死,这种情况下问题处在仔猪身上,而不是母猪。出生时,仔猪从母体内39 至 40°C的环境骤然进入到25°C的环境当中。这样一来他们就会遭受寒冷。另外,它们体内的能量储备很少,而且需要迅速获取乳/初乳,以便产生热量。这样,它们就会在母猪乳房区域附近活动,此时母猪的分娩过程常常仍在持续。事实上,许多仔猪压死的情况都出现在产后24至36小时当中,证实了这种危险的存在。
然而,生产研究已经显示,在压死比例超过活产仔猪5%的情况下,大部分被压仔猪的胃都是空的,也就是说,这些仔猪还没来得及哺乳。未能哺乳造成仔猪寒冷,使它们行动迟缓,而且它们都在不顾一切地寻找奶头,令它们暴露在危险区域当中。
仔猪如果找不到仔猪区,或仔猪区不够温暖,仔猪就会挤在母猪旁边,从而处在危险区域。分娩期间对采暖灯进行管理是减少寒冷和压死问题的关键。
任何感染仔猪的疾病(关节病、腹泻等等)都会降低仔猪的活动能力,从而增加它们被压死的风险。
在舍外饲养条件下,这些原则也适用。在寒冷天气下仔猪冻僵的风险大得多,这种情况下初乳的尽早摄取是绝对关键的。贼风对新生仔猪是致命的,尤其是当仔猪身体还湿着的时候。一定确保将猪棚四边都用垫草堆严,猪棚不能破损,绝热性能要好,避免风直接吹入。可在猪棚四周堆土。分娩期及泌乳期在猪棚入口加上塑料吊帘会收到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