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拿不到农业补贴?
“问题一:地方官员“欺上瞒下”

想举报,怕遭到报复。更有甚者,基层官员官官相护,总能让事情不了了之。因此,设立一套严密的监督机制,是保证国家补贴不被侵吞、保护农民利益的首要条件!
“问题二:信息透明度、传播速度低
许多补贴之所以无法到达农民手里,是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有这些补贴,等知道的时候也已经错过了申报的时间。部分地方在传达农业补贴信息的时候,并不向村民和社会大力的、公开的宣传,而是以一种“静悄悄”的方式在内部进行公开。
对于农民来说,由于信息闭塞,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有哪些补贴,不知道自己的条件可以对应到哪类补贴,更不知道如何去申请补贴。所以,在信息公开方面要加大力度,所有的补贴,不但要在所在的村乡公开,还要在网络上向全社会公开,每家每户领取了多少钱,任何人上网随时可以查阅,这样一下,相信敢欺上瞒下的也人就少了。
相关部门宣传不到位肯定是一个原因,但是,仔细想一想,咱们自己是不是也没有上心?
想拿到农业补贴,首先你得知道有哪些补贴,然后还得知道怎么去申请。咱们国家农民这么多,指望相关部门一个个打电话通知到,显然是不可能的。如今智能手机普及,不如多关注一下相关的部门网站,看看都有什么补贴项目,自己的条件能拿哪些补贴,需要提交什么材料去申请,然后有目的地去申报。
“问题三:误解了补贴的意义
很多农民看到了补贴,却误解的补贴的意义。其实,有些补贴和反哺,是采取市场的方式来进行,比如鼓励农户种粮,可以提高粮食的收购价格,间接地带动农民种粮,同样能起到反哺的作用。还有些补贴,是作为基础设施建设使用。类似这些补贴,是不会发到农民的手中。
一味地发钱补贴,容易让农企农户掉进了蜜罐不可自拔,而缺乏足够的市场历练,弱不禁风,一旦碰上市场的风吹草动就很容易败下阵来。咱古人早就说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建议大家要将补贴内容了解透彻,毕竟“知己知彼,方才百战百胜”。
如何拿到补贴?
国家农业补贴有其发放的规律,比如三项补贴改革后,通常集中在上半年发放;而一些扶持资金类的补贴往往集中在年中和下半年。还有一些地区有一些特殊的地方性的补贴,以及各省市地区补贴等,往往根据每个省和地区的不同情况有相应的发放时间。因此,想拿补贴,需要把补贴发放的规律及时间把握清楚。
获得补贴有两个途径:一是勤跑政府去询问,这对于一些地方性的政策比较有效,但一些国家层面的政策有时下达到地方需要一定的时间,不一定及时;另一个就是多关注媒体报道,上网看相关网站。
“要及时了解动态,及时申请补贴
此外,自己的项目也要及时通报给政府,并且与有关部门加强沟通。政府出面验收之前,务必准备充分,这样才能提高申报补贴的成功率。
“要了解什么样的申请,获得补贴的成功率大
申请材料很重要,一项合格的申请报告,可以使申请成功率提高70%。申请材料除了包括项目一般介绍外,还必须要突出几个重点,包括环评报告、规范的财务报表。
还有最重要一项,就是带动周边农户致富。现在国家特别重视带动性,很多补贴的设置初衷就是补给合作社、农企、家庭农场等组织,鼓励发挥组织的带动作用,带动更多农户共同致富。
因此,在开启相关项目之前,一定要结合自身的情况以及当地的情况做研究分析。看看怎样能在自己赚钱的同时,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此外,项目本身是否环保,会不会对当地环境造成影响等也是要仔细考虑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