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猪网
当前位置: 养猪技术 > 繁育管理 > 正文

公猪冷冻精液的制作与应用技术

来源:未知 2013-05-09 16:44:19| 查看:

中国养猪网讯:

  冷冻家畜精子之目的在於延长遗传稳定以及特殊性能公畜的使用年限,所以公猪冷冻精液自 1975 年由美国 Pursel 和德国的 Westendorf 分别以粒状和麦管式冷冻方式研究成功公猪冷冻精液,而台湾於 1975 和 1981 年随後由台湾养猪科学研究所的郑三宝和翁森昌研究成功公猪粒状的冷冻精液,以及郭有海研究成功麦管的冷冻精液。公猪冷冻精液虽然只保有 50% 之遗传基因,而且自发展成功後,已被广泛地在全世界作为改良种猪或保种之方法。但迄今,使用冷冻精液授精後的生育力仍不如新鲜精液者。

  冷冻胚可保有 100% 遗传基因,台湾虽已有成功的个例 ( 郭有海,1993 ),但是还未被广泛地应用,所以公猪冷冻精液仍为改良猪种和保存优良种原之最佳途径。

  公猪冷冻精液之制作形状有两种,这两种形状之冷冻精液经试验或推广之成绩,粒状和麦管冷冻精液之分娩率和每窝产仔数分别为 56% vs. 59% 和 8.5 vs. 8.6 ( Johnson , 1985 )。而猪研所之成绩为 56% vs. 63% 分娩率和每窝 7.8 vs. 8.1 的产仔数 ( 郭有海和杨天树,1992 )。此两种形状冷冻精液之生育力并无显着的差异。但是在应用上,麦管式冷冻精液的解冻方法比较简单且不易被污染,而且容易被养猪业者所接受。所以猪研所制作之冷冻精液均以制作麦管式冷冻精液为主。

  兹将制作麦管式冷冻精液之过程和解冻过程简述如下:

  *麦管式公猪冷冻精液制作过程:

  1.采集精液 ( 精液浓厚部份 150 毫升 )

  2.镜检精子活动力 ( 在 200X 放大倍数 ) 和精子形态 ( 在 800X 放大倍数 )

  3.使用 Modena 稀释液稀释精液

  4.将稀释精液冷却至 15℃ ( 4 小时 )

  5.将稀释精液在 15℃ 室温下远心分离 ( 800g ) 10 分钟

  6.弃除上清液

  7.使用蛋黄乳糖稀释液稀释精液

  8.将稀释精液冷却至 5℃ ( 2.5 小时 )

  9.使用含 6% 甘油之蛋黄乳糖稀释液稀释精液

  10.使用 6 毫升麦管来填入 5 毫升的稀释精液

  11.将麦管置入含有液氮之保利龙盒内之平架上冷冻 20 分钟

  12.将冷冻之麦管移入液氮桶内贮存

  *麦管式冷冻精液解冻过程:

  1.尽速从液氮桶内取出所需之冷冻精液

  2.将麦管置入 50℃ 之温水槽中 45 秒

  3.擦乾麦管表面之水份,并剪开麦管之一端

  4.再剪开麦管之另一端,让精液流入 80 毫升 ( 25℃ ) 稀释液中

  5.使用位相差显微镜检经解冻後精液之性状

  6.尽速将解冻之冷冻精液给与授精

  猪研所自 1975 年迄今,共计制作冷冻精液之剂量数有蓝瑞四种

  (L) 1271 剂、约克夏种

  (Y) 1040 剂、杜洛克种

  (D) 2114 剂及汉布夏种

  (H) 37 剂。

  猪研所历年公猪冷冻精液授精母猪试验或推广之平均分娩率和每窝产仔数分别为 59.4% ( 706/1188 ) 和 8.7 头 ( 包括粒状和麦管式冷冻精液 ),由此结果显示冷冻精液比新鲜精液之分娩率相差约 20%,产仔数约少 2.0 头。

  所以如何将冷冻精液和新鲜精液的差距拉近?则为全球研究公猪冷冻精液的专家们所要追求的梦想,也许在不久的将来真的可以成真,虽然制作冷冻精液的过程对猪精子的损伤很大,加上其对冷休克的敏感性亦极高,在冷冻过程中不但损伤精子,而且对活存的精子寿命也随着减短,但是如能抓住母猪排卵的时间配冷冻精液的话,其成绩应不会太差,根据德国繁殖专家 Weberski 博士 ( 1994 ) 之报告认为最适冷冻精液授精时间为母猪排卵前 4 小时执行,如此做法可获得满意的受精率 ( 88.1% )。所以如何判定母猪在何时排卵,此为影响母猪授与冷冻精液的成绩甚大。

【版权声明】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