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养猪技术 > 繁育管理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母猪繁育配种的方式与技术措施

来源: 未知   2012-04-23 11:32:32   查看:  次

       中国养猪网讯

        配种是提高母猪繁殖力的主要环节,是增加窝产仔数,提高仔猪健壮性,降低生产成本的第一关口。现就配种的方式和方法简要介绍一下:

  一、配种的方式

  根据母猪在一个发情期内的配种次数,可分为“单配”、“复配”和“双重配”三种。

  1、单配:在母猪的一个发情期中,只用公猪配一次。其好处是能减轻公猪的负担,可以少养公猪,提高公猪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其缺点是掌握适时配种较难,可能降低受胎率和减少产仔数。

  2、复配:在母猪的一个发情期内,先后用同一头公猪配两次,是生产上常用的配种方式。第一次交配后,过24h再配一次,是母猪生殖道内经常有活力较强的精子,增加与卵子结合的机会,从而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

  3、双重配:在母猪的一个发情期内,用血统较远的同一品种的两头公猪交配,或用两头不同品种的公猪交配叫双重配。第一头公猪配种后,隔10~15min,第二头公猪再配。

  双重配的好处,首先是由于用两头公猪与一头母猪在短期内交配两次,能引起母猪增加反射型兴奋,促使卵泡加速成熟,缩短排卵时间,增加排卵数,故能使母猪多产仔,而且仔猪大小均匀;其次由于两头公猪的精液一齐进入输卵管,是卵子有较多机会选择活力强的精子受精,从而提高胎儿和仔猪的生活力。缺点是公猪利用率低,增加生产成本。如在一个发情期内仅进行一次双重配,则会产生于单配一样的缺点。种猪场和留纯种后代的母猪绝对不能用双重配的方法,避免造成血统混杂,无法进行选种选配。

  二、配种方法

  配种方法分为本交和人工授精两种方法。

  1、 本交:交配场所应选择在离公路较远、安静而平坦的地方,并在公母猪饲喂前、后2h进行交配。配种时应先把发情适期的母猪赶入交配场所,用毛巾蘸0.1%的高锰酸钾溶液,洗净母猪阴户、肛门和臀部,然后再把所用公猪赶来。当公猪跨上母猪背部后,同样用蘸有0.1%的高锰酸钾溶液的毛巾洗净公猪的包皮周围及阴茎,这样可减少或防治阴道、子宫感染疾病。然后把母猪尾巴拉向一侧,使阴茎顺利地插入阴道。必要时可用手握住公猪包皮引导阴茎插入母猪阴道。当公猪射精完毕离开母猪后,要用手轻拍或按压母猪腰部,不让母猪弓腰,以免精液倒流出阴道;更要防止母猪卧下和洗冷水澡。然后把母猪赶回原圈休息。公猪配完种后,要让其休息一会儿,再赶回原圈,同样要防止洗冷水澡。配种后要及时做好纪录,以便21d左右观察是否又发情,并作为配准后进行正确饲养管理的依据。

  2、人工授精:猪的人工授精,是用人工方法把公猪的精液采出来,经过稀释处理,再输入发情母猪阴道和子宫内,使母猪受胎。这是繁殖上一项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其好处是大大提高良种公猪的利用率,加速猪种改良;可以少养公猪,节省养公猪的费用,降低生产成本;解决公、母猪体格大小悬殊、配种困难的矛盾;可以远距离给母猪输精,减少母猪的体力消耗;防治公母猪疫病的相互传播。人工授精主要包括采精、精液品质和精子数量的检查、稀释、保存、运输和输精六个方面。

  人工授精时,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技术问题:首先要对公猪精液品质和精子数量做严密检查,精子密度过稀、精子活力不强或畸形精子过多等都不宜用作输精。其次,输精时间必须掌握好,做到母猪排卵最多时输精。第三是掌握好输精量,一般可用0.5~1.5倍的稀释精液20~30mL进行一次输精,精子数为15亿~20亿个。第四是注意精液的保温问题。气温在5℃以下输精效果不好。要注意途中运输的保温、数精器械的保温。室外输精要迅速、准确,以免精子受到低温的刺激,影响配种效果。

  近年来,还有用冻精输精的,只要冷冻和解冻方法掌握好,同样可以使母猪受胎。

        如果您对养猪还有疑问的话,可以到中国养猪网进行详细的咨询或登录http://bbs.zhuwang.com.cn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