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怀孕后期攻胎的目的除了提高仔猪初生重外,还需要考虑胎儿的初生活力、初乳质量和母猪健康等,同时考虑攻胎后对后一阶段分娩和哺乳的影响,所以正确、合理的攻胎很重要。“出生重一两,断奶多一斤,出栏多十斤”“别输在了起跑线上”,这种养猪理念一直在指导我们的养猪生产,一场通过强化饲料营养水平来提高胎儿初生重的竞赛在饲料厂、养殖场(户)中迅速铺开。于是在母猪妊娠后期(妊娠90日龄后)通过提高饲料中的能量和粗蛋白水平、改喂哺乳料或怀孕后期料、增加饲喂量等方式来增加胎儿初生重,即所谓的“攻胎”。
选用专用的母猪攻胎料
当前普遍使用哺乳母猪料替代攻胎母猪料是有缺陷的。哺乳母猪料的设计是以日进食营养总量的原理设计,含有最为丰富的能量和粗蛋白,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哺乳期母猪能量和粗蛋白的需求,而其中的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等含量相对较低,由于哺乳期的日饲喂量可达6.5kg(经产母猪带10头仔猪的日采食量)以上,根据日进食营养总量原理,也能满足哺乳母猪泌乳的需求。但用这样的饲料攻胎就容易出现营养不平衡的问题。
由于攻胎时的日采食量只有哺乳期的一半,能量和粗蛋白是满足甚至超过攻胎的需求,容易导致胎儿出生体重过大的问题,但用于提高仔猪活力和母源免疫力的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等营养就明显不足,就会导致母源免疫力低下和胎儿活力下降等问题的出现。当前规模猪场普遍出现胎儿初生重大但活力低、初乳质量差和奶水不足等母猪后续问题,与普遍使用哺乳母猪料攻胎不无关系。如果想通过增加饲喂量来满足胎儿活力和母源免疫力的需求,会造成胎儿初生重更大,会显著延长母猪产程。
因此,攻胎时最好使用专用的攻胎母猪料,营养要均衡,可适当提高对胎儿活力和母源免疫力影响较大的特殊营养如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配比,适当降低对胎儿初生重影响较大的能量和粗蛋白的水平,同时以日进食营养总量来平衡胎儿的初生重和活力的关系。实际操作过程中,在能量和粗蛋白水平下降的基础上提高采食量,既能兼顾改善母源免疫力和初乳质量,又可以降低母猪便秘,保持母猪旺盛的食欲和良好的消化力。
攻胎料配制和使用要科学
对于妊娠后期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就是要提高母源免疫力、初乳的质量、胎儿的活力,同时还要适当降低胎儿初生重便于顺利通过产道、缩短产程。母源免疫力、初乳的大量形成和胎儿活力的提高离不开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等。
因此,在配制攻胎母猪料时要适当降低能量和粗蛋白水平,而强化饲料中可消化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等营养,这样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母源免疫力、初乳的质量和胎儿的活力。同时提高妊娠后期母猪的饲喂量有利于维持和提高母猪的食欲,提高消化吸收利用率,还可以有效避免母猪产前便秘、厌食和高热等。妊娠母猪最怕便秘,它是造成母猪健康、母源免疫力、初乳质量和胎儿活力下降的主要危险因素。适当提高饲喂量(10%以上)有利于缓解母猪便秘,同时确保饲料中的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被正常消化吸收,满足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需求。
此外,母猪的饲喂量还应根据母猪的体型大小、体重、胎龄、体况和季节变化做适当调整,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体型大的品种其基础代谢消耗越多;体况偏瘦的母猪、胎龄高的母猪和天气寒冷等情况可以适当多加;头胎母猪可以考虑不加量。
攻胎也不宜太早。很多猪场选择妊娠85日龄即开始攻胎,此时正处于乳腺的发育高峰期,高能量、高脂肪和高蛋白哺乳料的使用,势必会影响母猪乳腺的发育,乳腺组织逐步被脂肪组织代替,导致乳腺发育不良、奶水过浓、泌乳不足等问题,引发胎儿过大、活力下降、难产或滞产和哺乳期采食量下降等后续问题。经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在母猪怀孕95天开始攻胎是比较合理的,第一胎母猪由于其骨盆、产道狭窄等严重问题,攻胎时间要更晚,最好选择妊娠100日龄后攻胎,同时还可以适当减少饲喂量、降低能量和粗蛋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