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体系是为保证畜禽等动物健康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疫病综合防范措施,是较经济有效的疫病控制手段。通过建立生物安全体系,采取严格的隔离、消毒和防疫措施,降低和消除猪场内的病原微生物,减少或杜绝猪群的外源性继发感染机会,从根本上减少和依赖用疫苗及药物实现预防和控制疫病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养猪模式集约化、规模化的快速发展,人工授精技术在现代养猪繁育技术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举足轻重。作为种猪场育种及繁育的关键岗位的种公猪站能否提供安全优质的精液直接关系到猪场的疾病防控安全和经济效益。
如何在发挥猪人工授精优势的同时,避免疾病的传播对猪场的生产经营至关重要。目前已从猪精液中检测出了多种病原微生物,如口蹄疫、蓝耳病、圆环病、细小、猪瘟、肠道和伪狂犬等病毒。建立严格合理的人工授精操作规范是有效预防人工授精给猪群带来风险的基础和关键,公猪站引入血清阴性公猪是预防精液途径传播疾病的前提。为防止人工授精传播疾病,需做好精液的病原检测工作,规范人工授精的操作细节,搞好个体和公共卫生,从而有效降低人工授精带来的疾病传播的风险。
母猪子宫对病原微生物有着高度的敏感性,精液污染会造成母猪的不孕、流产,也会对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精液的污染一般分为两条途径。
1、内源性污染
(1)公猪发病或隐性带毒,病原微生物会通过带毒公猪附性腺、包皮等途径污染精液,如果公猪病原微生物检测不到位,疾病极易通过此途径感染母猪群。为确保公猪免疫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必须严格按照制定的免疫程序对公猪进行免疫;从正规的渠道购买疫苗,并严格按照产品说明进行保存,如保存不当应及时处理,不可用来免疫猪只;严格按照疫苗使用剂量说明或疫苗检测报告进行免疫;并根据公猪血检结果来判断公猪的免疫效果,免疫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不漏免,不打飞针,以确保公猪免疫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公猪病原微生物和抗体水平监测:公猪每月血检一次,对于带毒或血检不合格的公猪再次进行血样检测,确诊后作淘汰处理。对于免疫后抗体水平低下的公猪实行再次免疫,以确保公猪有高效价的抗体抵御病原微生物的入侵。目前一些养殖集团猪场已建立了高标准的无特定病原菌精液,猪人工授精中心非常重视检测公猪携带病原情况和公猪病原抗体情况,及时淘汰感染公猪,以确保猪场人工授精的安全性。
2、外源性污染
(1)公猪站合理有序的生产管理和员工的素质能力直接关系到所采精液的质量。加强公猪站管理,如公猪舍内温度湿度的控制、优质蛋白饲料的搭配、保健驱虫药物的添加和舍内外消毒工作的落实等常规操作是公猪健康的重要保证。提高采精和精液化验人员的操作水平,避免在操作过程中病原微生物污染精液,从而有效提高精液的安全性。采精用具污染、采精过程中的不当操作,如公猪包皮清洗消毒不到位等都有可能污染精液,尤其是尿道、肠道病毒等会通过排泄途径在采集精液的过程中污染精液。另外,在精液的稀释、灌装、储存、运输的过程中也存在病原菌传播的风险。
(2)输精过程中的规范操作:在人工授精过程中由于母猪输精前外阴未清洗消毒干净或输精员操作不规范,输精管也会将病原微生物带入母猪子宫内,从而造成病原微生物在子宫内的肆虐感染。由于精子是非常敏感、脆弱的,输精管瓶的选择也至关重要,目前市场上有些人工授精耗材生产厂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在输精管瓶的生产原料上做手脚,使用回收的旧塑料生产输精管瓶,造成精子活力的下降。另外在输精过程中,在输精管涂抹润滑剂时使用未消毒的廉价润滑剂,同时在猪舍环境下,也相当于自然接种病菌。建议使用正规生产厂家的产品,尽量使用有独立包装、预润滑的输精管。规范的输精操作是确保母猪免于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重要保证。
因此,建立严格合理的人工授精操作规范是有效预防人工授精给猪群带来风险的基础和关键,公猪站引入血清阴性公猪是预防精液途径传播疾病的前提。为防止人工授精传播疾病,需做好精液的病原检测工作,规范人工授精的操作细节,搞好个体和公共卫生,从而有效降低人工授精带来的疾病传播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