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蓝耳病由呼吸道、胎盘、交配等途径传播,当健康猪和病猪接触,如同圈饲养、频繁调动、高密度集中等,易导致本病发生和流行。散养猪群,猪场卫生防疫条件差,饲养管理不良、营养缺乏,高温高湿,饲养密度过大,均易促进本病发生,同时会加大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主要症状
母猪流产、分娩障碍、高热、食欲废绝、产弱仔及木乃伊现象;
种公猪出现性功能下降,精液质量和精子活力下降;
仔猪和育肥猪表现呼吸系统疾病症状,呼吸困难、急促、呈间质性肺炎,前期体表皮肤发红,后期部分猪耳部和皮肤发绀。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是:发病猪出现41℃以上持续高热;不分年龄段均出现急性死亡;仔猪出现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
具体防控措施
普通时期的管理
注射蓝耳病疫苗,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每年定期进行蓝耳病的抗体检测,做好疫病监测,选用质量好,效果佳的疫苗,根据抗体检测结果,适时进行疫苗免疫。为加强疫苗的免疫效果,可以在免疫前5天和免疫后15天内添加奥得曼1号,有效缩短蓝耳病抗体产生所需的时间,增强抗体产生的水平,有效保护猪群健康。
疫病高发期的管理
1控制饲料原料,防止霉菌毒素的危害。如果无法保证无霉菌毒污染的原料,就需要添加适当的脱霉剂。
2减少饲养密度,加强通风。如果不能减少密度,则一定要加强通风,以减少病原量,这比消毒的效果还要好。
3减少各种应激,包括并栏、转群、疫苗免疫,能不做尽量不做。病猪不要接种疫苗,如果免疫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疾病。
4全进全出的消毒措施,要把病猪淘汰隔离出去,若猪场条件达不到,则不必隔离,也不必带猪消毒,带猪消毒对控制蓝耳病毒在场内的传播并没有太大的效果。外围(特别是出猪台和运猪、粪车)的消毒和生物安全措施一定要做好,预防其他疾病的传入。
5补充充足的能量,抵抗病毒。饲料和饮水中添加多维,蓝耳病爆发期间,应激很大,所需要消耗的能量都会增加,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特别是维生素,它是机体里合成很多酶的原料。饲料中添加奥得曼A,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抗病力,净化猪体内的病毒,大大减少猪的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