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Rivalea公司负责研究和创新的主管Cherie Collins博士尖锐地指出:早期淘汰母猪会影响种猪群的总体生产性能,主要表现在会降低与低胎次母猪有关的生产性能——产仔率、潜在的窝产仔数和妊娠性能等。
她说:“低胎次母猪的高淘汰率将对猪群的窝产仔数产生不良的影响。在它们尚未发挥出最高生产水平之前,你不得不遗憾地淘汰它们。
低胎次母猪遭淘汰的主要原因是繁殖障碍、跛行或运动障碍。但是尚不清楚在因繁殖障碍而遭淘汰的母猪中有多少头母猪在泌乳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跛行,由此降低了它们的采食量。
有文献报道,母猪首个泌乳期间的采食量在决定其使用年限上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因繁殖障碍而遭淘汰的母猪很可能是因跛行使其在哺乳期间没能采食到足够数量的饲料而无法满足其营养需求。
鉴于高达55%~60%的母猪更新率,养猪生产者必须动用更多的后备母猪以实现配种和断奶目标。仅就成本而言,养猪生产者正饲养着更多的母猪而妊娠母猪数却很少。
1生产成本
在商品化养猪场中,影响猪场盈利的因素很多。我们在通过猪群饲料转化率(Herd Feed Conversion,HFC;单位胴体增重所消耗的饲料量)研究猪场盈利时发现,不只是与母猪有关的因素,而且与其子代相关的因素也应计入利润的计算公式中。
猪群的饲料成本受许多因素影响,如断奶仔猪数、每头母猪提供的断奶仔猪数、出栏日龄、饲料转化效率和饲料浪费,同时生产的胴体重需要考虑到子代生长速率、子代出栏重、死亡率和母猪的淘汰体重。
商品猪场母猪的更新率对HFC有着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母猪更新率对利润的直接影响与饲料消耗也即饲料成本有关。该母猪群约占用了自繁自养商品猪场近20%的饲料成本。因繁殖障碍或跛行等引起的母猪高淘汰不仅会增加母猪的非生产天数,同时也会增加后备母猪群的饲料消耗。
2间接成本
除这些直接影响外,还有与猪场中大量后备母猪子代相关的间接成本。比较初生母猪子代和经产母猪子代后发现,两者在生产性能上有很大的差异。初生母猪子代不仅在初生重和断奶体重上比经产母猪子代轻,并且在整个生产周期中的增重速度也较低。初生母猪的子代在死亡率和患病率上也较高(图l)。
由澳大利亚猪肉研究中心和其他机构合作进行的最新研究显示:初生母猪子代的初生重较经产母猪子代的初生重大约轻200 g/头。
除初生重轻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初生母猪的子代断奶前生长速率也比经产母猪的子代生长速度慢12%~17 %0即初生母猪的子代在断奶体重上较经产母猪的子代平均轻1 kg/头,到出栏时(24周龄) 平均轻6 kg/头。
有关评估用高产母猪寄送后备母猪子代以改善该子代断奶前生长速度的多项研究表明,后备母猪的子代生长速度远不及经产母猪的子代(图2)。
据Cherie的研究,出生时体重较轻一一不足1.2 kg的仔猪较初生重较重的仔猪,如果胴体重量相同时则会更肥。出生时体重不足1.2 kg的仔猪断奶前的死亡率为40 %。
后备母猪的子代还具有较高的疾病敏感性和用药成本。
研究表明,虽然初产母猪也能产生充足数量的初乳,但其在将抗体转移给仔猪的转移率上也不如经产母猪。
总之,所有这此看似与后备母猪子代有关的较小因素,因它们会影响仔猪的死亡率和出栏重而会显著影响HFC。
3减少猪群中初产母猪的子代仔猪数
培育出体魄强壮的母猪同时帮助其渡过第一个哺乳期,对降低猪群目前高达55%~60%的更新率是至关重要的。养猪生产者必须重视猪的肢蹄健康,优化微量元素营养以获得强劲的骨骼和爪,同时关注专为培育高产后备母猪而设计的包括猪舍条件和地面质量在内的环境状况。
生产模型试验表明,母猪更新率降低至40%左右,猪场的HFC能改善多达0.30 %。
4在美国的应用前景
金宝公司猪繁殖生理学家Mark WiIson博士对降低母猪群更新率在提高猪场利润的重要性方面与Cherie 观点一致。
他说:“我们知道,一头母猪必须产仔达到第4 胎后才能实现其经济收益。通过设法减少猪群中跛行母猪的数量,我们能够延长母猪的使用寿命,反过来能减少繁育群对后备母猪的需求数。”
当跛行母猪的数量减少同时猪群的更新率下降时,养猪生产者就能提高生产参数,如哺乳期的采食量、断奶重、断奶仔猪数和产仔率。
然而,生产性能要得到最大的改善应该来自于减少繁育群中后备母猪的产仔窝数及其生长/肥育性能低下的子代仔猪数。
文献资料表明,后备母猪所产仔猪还具有较高的发病和死亡风险,这已经得到Cherie的研究证实。
这些累积效应会对HFC产生巨大的影响。在美国市场,HFC中每一个点的改变就意味着利润有近11美分/cwt~12美分/cwt(l cwt=100磅)的变化。
正如她的研究结果所示,如果这将导致HFC出现30个点的改变,那么对猪场利润产生的经济影响将是非常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