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集约化猪场,一产母猪的断奶发情率直接关系到整个猪场的生产成本及生产成绩。广东某大型商品种猪场在去年进行整个母猪群的更新换代,现存栏的基础母猪中一胎母猪占有较大比例(约占40%),在一段时间内猪场存栏的一胎母猪断奶后发情率相对不稳定,给生产带来较大的影响,下阶段的工作开展较为被动。为提高其发情率,经过多次研讨,主要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
一、隔离舍、配种舍饲养环节
1、后备母猪入场的科学饲养。保证其正常水平的采食量,按大小、强弱分好栏,重视后备母猪的饲养观察,通过食欲、粪便、健康状态、皮毛光泽、运动、呼吸等方面选留需配种的猪只。
2、做好各时段的防寒保温和防暑降温工作,使饲养环境适合猪群的生长发育需要。
3、在隔离舍调入生产线后由专人负责做好后备猪的初次配种,月龄要达到7.5月龄,体重达到110公斤以上。达到以上标准才能保证一产断奶母猪在各方面的性能成熟,反之,月龄小,体重偏低则导致产后各性能跟不上,影响断奶后发情。
4、记录每头后备猪当时的配种状态,作为该母猪断奶后配种的参考依据。
5、怀孕舍的饲养管理。对于怀孕的一产母猪,管理上要细致、细心,保持猪舍良好的通风与环境卫生。在饲养过程中,要留意一产母猪的膘情,在前中期,料量应适当比经产母猪高,保证其生长发育需要;对于过肥的一产母猪要限制其料量,控制其膘情肥瘦适当;在后期攻料阶段,料量应比经产母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