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生产上的最大成就之一,就是经过近几十年的努力,将每头母猪每年产仔数由16提高到22或更高(丹麦养猪者在2000年到达30头,2004年到达32头)。有趣的是这一成绩并非主要通过提高窝产活仔数/基因遗传改进来实现,!,而是通过加强营养知识传播,改善日粮配方,改善经营、管理、畜舍条件和提高生产者的技能,以及对家畜健康护理认识的提高等途径来实现。就如Foxcroft(2006)所认为的,目前母猪的饲养和管理系统是依靠于营养投入来推进,而非靠提高繁殖来为之,因为营养是猪场成本投入的地方,也应是利润产生的地方。明确的说,就是这20年来,我们对母猪的营养和繁殖生理认识几乎毫无进展,例如每年报道的母猪研究资料还不够生长猪资料的l%,而关于后备母猪研究的更是少之又少。这些造成的结果就是如Foxcroft(2006)所说:“藏在一个失败的饲养管理系统后面是更多错误的表述”。因此,要想制定和优化后备母猪饲养和管理方案,我们必须进一步了解后备母猪发育和繁殖的生物学机理。下面主要对后备母猪饲养和管理的关键参数——初情期启动进行探讨。
3.1 生长速度和体脂对母猪初情期启动的影响
母猪机体生长速度是品种,性别,营养,健康和环境等因素及各因素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更简单的说法就是体现母猪日龄和体重的变化的一个结果。总体而言,快速生长的猪体重较重且比生长慢的猪会更早地进入初情期(Friend,1976 ; van Lunen和 Aheme, 1987)。Hughes (1982)通过分析生长速度和性成熟的关系发现,低于某个门槛的体重或生长速度将会推迟后备母猪初情期启动。进一步对这个门槛的生长速度研究发现,生长速度大约低于550 g/d将会推迟后备母猪初情期启动(Beltranena等。而母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