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养猪不得不承认,疫病仍是制约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如何在现代化、集约化养殖条件下维持健康生产?如何在动态、开放的市场中获取利润并保持猪场竞争力?毫无疑问,免疫预防是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在规模化养殖体系下,只有加强科学和系统的免疫预防、增强生物安全体系、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才是真正的解决方案。
1、疫苗免疫的目的
免疫的目的是通过给健康动物接种一定量的微生物(比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等),激活动物的防御体系,使被接种的动物在以后受到同种病原感染时,免疫系统能迅速有效地产生免疫反应,清除病原或减轻受病原攻击时疾病的严重程度。
2、母源抗体
了解猪的母源抗体对于我们理解和实施猪群免疫非常重要,因为猪与人的免疫系统不同的是,猪的循环抗体如IgG、IgM不能通过胎盘直接由母体传递给胎儿,因此新生胎儿对任何病原的侵袭都非常敏感。母猪的初乳中通常含有高滴度的母源抗体,仔猪在出生后12~24小时能够完整吸收这些抗体。
母猪产前免疫的目的:在母猪分娩前进行疫苗注射能够提高特定病原的初乳抗体滴度,使仔猪得到更好的保护。母猪产前免疫的目的部分是为了提供更高滴度的母源抗体保护仔猪,部分是为了保护母猪。
母源抗体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如果受到病原的攻击则消失更快。虽然母猪可为新生仔猪提供母源抗体,但是母源抗体的保护时间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这些因素包括母猪的泌乳能力,仔猪吸取母源抗体的数量、日龄,母源抗体的滴度,仔猪所受的病原感染压力以及病原的种类等。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母源抗体还能够干扰仔猪对注射疫苗的免疫应答。比如猪瘟疫苗的免疫很大程度上受母源抗体干扰,如果母源抗体水平较高,4周龄前免疫猪瘟疫苗通常出现免疫失败;猪细小病毒母源抗体可以维持很长的时间,甚至在6月龄前注射细小病毒病疫苗也会受到干扰。而对于以引起细胞免疫为主的疫苗,母源抗体的干扰作用要小很多,比如伪狂犬HB-98株疫苗,在制定免疫程序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当然,最好能定期监测母源抗体水平以选择合适的免疫时机,仔猪的免疫并非越早越好。
3、疫苗免疫的保护目标
虽然猪群会接种相应的疫苗,但是不同疫苗的保护目标是不同的,这也是我们制定免疫程序和选择免疫时机时应充分考虑的,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1)保护注射疫苗的动物本身,如猪链球菌疫苗;
(2)通过免疫母猪保护胎儿,如细小病毒病疫苗、乙型脑炎疫苗;
(3)通过免疫母猪产生母源抗体保护仔猪,如副猪嗜血杆菌病疫苗、萎缩性鼻炎疫苗;
(4)既保护母猪也保护仔猪,如伪狂犬病疫苗、猪瘟疫苗。
4、疫苗的类型
4.1、活苗
活苗也称弱毒疫苗,其中包含的病原体可以在体内复制。通常活苗的免疫原性强于灭活苗,活苗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局部免疫,类似于自然感染。但是活苗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可能从注苗动物传播给未注
苗动物;另外活苗在田间使用时可能毒力返强从而致病,比如人们就对蓝耳病活苗安全性表示担心。但通常情况下,商品化疫苗在注册上市前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毒力返强试验以保证其安全性。
4.2、灭活苗
灭活苗又称死苗,其中包含一定剂量的完整病原体,、病原体产生的毒素或者通过基因工程表达的病原微生物的一部分。由于其中的病原体已经失活,因此,注射疫苗后不会导致发病,虽然某些时候毒素
可能会产生一些副反应,但通常不会有病原毒力返强或散播病原的风险。
活苗通常以冻干的形式保存,使用时需要用特定溶液重新溶解,因其溶解后很快失活,所以溶解后要立即使用,而灭活苗则可打开回温后直接注射。灭活苗只能保存在2℃~8℃,不可冷冻。无论活苗还是
灭活苗的保存都要求温度较低并且恒定,但是对于动物机体来说温度过低应激就大,因此使用前需要对疫苗进行预温,尤其是冬季,一般要将注射疫苗预温到2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