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后备母猪的重要性
后备母猪是指从出生到初情启动的一个特殊生理阶段,又称繁殖的准备期。
后备母猪是猪场的未来,其培育期的生长管理和疾病控制对其生产潜能的发挥,甚至对其终生生产性能的表现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决定着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后备母猪第一次配种时的身体状态会显著影响其终生的生产性能。如果首次挑选并投入猪场的母猪没有足够的身体储备,那么通常它们不能实现应达到的胎次。母猪的身体状况越好,它们终生的生产性能也会越佳,有研究显示,青年母猪第一次配种时体重为125-145kg,P2值为18-20mm时,其5个胎次的生产性能可以达到最佳。在5个胎次中,差异可达9头仔猪,相当于多产1胎。另外,挑选时青年母猪的背膘厚度越小,4胎后成活率就越差。因此,在配种前,青年母猪必须完全成熟,即体型合适,同时体内有足够的瘦肉和脂肪沉积。
可见后备母猪阶段的培育和健康管理在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我们在生产中必须高度重视。
2、当前后备母猪存在的问题
过去30年,养猪生产方面的一个重要成就是母猪生产性能上的改善,使每年每头母猪提供的可培育仔猪数从16头提高到22头,但同时,母猪的高淘汰率和高死亡率也引人关注,尤其是最初的第一、二胎。有数据表明,很多规模化猪场母猪年更新率高达40-50%,在最初2胎被淘汰的母猪中,50%是由于不能正常发情和受胎,另外10%是由于腿病。因此,如何建立和维持一个规模合理的后备母猪群,特别是具有优良的繁殖性能和长久繁殖寿命,是母猪生产研究者急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某公司总监王才认为,后备母猪主要突出的问题包括:不使用专门的后备母猪料,而选择育肥猪料;生长速度慢,正常年龄达不到正常体重;过瘦或过肥不符合种用体况;被毛粗糙,肢体不健壮,蹄裂;适配年龄不发情或发情配不上种;外阴经常红肿、水肿,发情不规律;屡配不孕或早期流产。
3、解决对策
3.1 正确选留后备母猪
优良母猪应该具备产仔率高、泌乳性能好、体型好等特点,因此,在选留后备母猪时需重点考虑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在断奶后,选择有效乳头7对以上且排列整齐、肚脐以前有3对以上的仔猪,如果粪便比较粗大,说明日粮结构合适,如果粪便细小,说明母猪过肥,并且日粮结构不太合理,不能留种;第二时期为体重达到35~40公斤时,四肢短粗、体格不匀称者不宜作为种用;第三时期在配种前后,性情不温和、挑食、有肢蹄疾患、不发情、屡配不孕者不作为留种对象。由此可见,选择符合品种特征,骨架结构好、四肢强壮、体长、腹深,外阴大小适中,后躯较丰满的后备母猪作为种用,以保证后代具有较高的遗传力。
3.2强化饲养流程
良好的体况是后备母猪高效生产的保证,因此,整个后备期内,必须控制机体的生长速度,以免造成肌肉生长过快,骨骼发育迟缓而降低其繁殖潜力。过早限饲会减少钙磷的摄入,导致蹄病和腿病的发生;蛋白质和能量的摄入不足将延迟发情。总之,饲喂量应由母猪的体型来决定,以维持良好的种用体况为标准。后备母猪配种期的饲养管理目标见表2(具体品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后备母猪整个生长阶段分为生长期、培育期、诱情期和适配期。
(1)生长期(出生-60kg)
采取自由采食,以促进身体生长发育。
(2)培育期(60kg-90kg)
实行限饲(2.3-2.8kg/日),某公司技术总监陈文斌博士特别强调,此阶段必须饲喂专门的后备母猪料,因为后备母猪需要特别加强免疫营养和生殖营养的补充,饲料中要有较高水平的微量矿物元素、维生素和理想的氨基酸水平,特别是钙、磷、维生素A、C、E、叶酸、生物素等。有部分猪场随便使用中大猪料饲喂后备母猪,而中大猪料是高能低磷、高抗菌药物和促生长剂,低微量元素、矿物质、维生素和氨基酸的饲料,营养物质不足,不能满足后备母猪对特殊营养物质的需求,饲喂后造成后备母猪缺磷而导致母猪发情延迟、配种困难和后肢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