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猪的人工授精技术
来源:未知 2013-09-03 11:23:34| 查看:次1 猪人工授精技术的发展简史
猪人工授精最早于1932年试验成功,此后被迅速推广,到上世纪50年代几乎在世界各国都被广泛应用于生产。但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随着国外工厂化、集约化养猪业兴起,人工授精曾一度下降。到八十年代后期,随着人工授精技术与精液保存技术的提高、人工授精用品的工业化生产以及一些相关仪器的发明和使用,人工受精技术再次兴起并以惊人的速度普及。目前全世界约有1亿头以上的母猪实现了人工授精,受胎率一般在78-90%。日本和我国台湾省猪的人工授精实施率在70-80%。
我国大陆最早是1954年在广西桂县开展猪人工授精的,到1956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授精母猪数6145头,受胎率达62%。但是目前大多数地方人工授精母猪数急剧下降,唯江少数地方开展统一供精和人工授精网络建设,坚持人工授精。由于猪的精液冷冻技术不过关,目前生产中使用的几乎全是鲜精。
2 人工授精的优点及其在生产中被迅速推广的原因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种猪育种和商品猪的生产中最简单有效的繁殖技术之一,是进行科学养猪、实现养猪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是养猪业中的一次技术革命。它与传统的本交相比有个诸多优点,这也是其在生产中得以迅速推广的原因。
(1)减少了对种公猪饲养头数的需要,降低了饲养成本,减少了配种所需的劳动力;特别是在杂交育种和商品猪多元杂交中可以把多个品种的种公猪数量减少的极限,从而降低了大量饲养成本。
(2)对种公猪数量需求的减少及配种半径的增大有利于充分利用种公猪的优良基因,使得优秀基因迅速传播,推进了育种进程也增加了养猪业的经济效益;
(3)有利于疾病的控制,减少疾病的传播。对公猪数量需求的减少有利于及时发现疾病和尽量使用健康公猪的精液,使用精液代替公猪配种更能减少接触带来的疾病传播,尤其是在一次性输精管用于生产以后,因配种而造成的疾病传播将基本不存在;在种猪引种过程中也可以采用精液代替种猪,减少疾病的传播。
(4)利用人工授精有利于加强管理,可以实现母猪群成批配种、分娩和仔猪断奶,有利于推行现代化、工厂化养猪。成批配种使得产仔集中,有利于仔猪及以后的育成猪管理,成批生产还有利于更好地控制疾病。
(5)随着精液保存技术的不断完善,人工授精将使得配种半径逐渐扩大并最终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利于跨地域合作育种及种质资源共享。
总之人工授精是一项基本的繁殖技术,它具有动物本交所无法比拟的多种优点,在猪的育种和商品生产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投资小,利润高,回收期短,见效快,必将逐步取代本交。
3 目前猪人工授精工作中的误区
我国虽然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推广猪人工授精,但是迄今为止仍未形成如奶牛业中人工授精那样的规模和效益,就是和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养猪业中的人工授精,仍然差距很大。造成我国猪人工授精工作后进的原因,一方面是设备上的落后、技术水平较低,另一方面是我们认识上存在误区。尽管牛的人工授精已经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了,长期的本交方式和一家一户的散养模式阻挡了我们的视线,很多人都没有认识到猪人工授精的各种优点和对生产的重要性。研究者们把目光放在了胚胎移植、体外受精甚至转基因及克隆技术上,而对简易的、实用的人工授精技术很少进行深入研究,阻碍了猪人工授精的发展;生产中的人又把人工授精技术看得过于简单,认为 “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研究不深入,工作不细致,目前的实践证明,有50%的猪场人工授精是成功的,30%的猪场是一半成功的,20%的猪场是失败的。
4 目前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的现实意义和前景展望
猪人工授精技术发展到今天,在生产中推广已经显得非常迫切,尤其是在散养模式下的农村。近几年来,各种动物源性疾病感染人的事件不断发生,动物疾病爆发也越来越严重,控制疾病蔓延已经不仅仅是畜牧业的事情,还是关系到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人工授精作为一项控制疾病传播的有效手段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现在在一些规模较大的猪场中疫病防治和人工授精工作搞的还是不错的,但是在规模较小的猪场和散养的农村工作做的还远远不够,这些地方设备和技术相对落后,推广猪的人工授精尚有难度。农村的散养模式猪病相对较少,但是一旦发作也将很难控制,所以目前必须加大宣传和扶持力度,推行猪的人工授精,以减少疾病的传播几率。
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人工授精作为养猪业中一项基础而又有效的实用技术必将逐步推广开来。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