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养猪技术 > 猪场建设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目前我国规模化猪场疫病流行的主要特点

来源: 中国养猪网   2010-12-10 16:00:27   查看:  次

1)疾病呈现非典型化的趋势


疾病的发生呈现出一种非典型化的趋势,该趋势给兽医诊断带来很大的难题,如非典型猪瘟的泛起,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病毒、猪瘟病毒的持续性感染以及传染性肋膜肺炎的持续性感染等。疾病流行谱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猪流行性感冒和PRRS以及猪断奶后多系统衰弱综合征(PMWS)的从无到有,猪肋膜肺炎放线杆菌和猪副嗜血杆菌(主要引起GIasser)以及猪伪狂犬病的危害逐渐加大。


(2)病原变异


某些猪病的病原泛起一些变异,导致原有疫苗的保护效力下降或根本没有作用。


(3)多重感染


混合感染与继发感染的病例逐渐增多:如猪瘟病毒与伪狂犬病病毒的混合感染,猪瘟病毒与PRRSV的混合感染,猪环状病毒与PRRSV的混合感染,猪支原体与放线杆菌肋膜肺炎、猪巴氏杆菌的混合感染等,以猪呼吸道疾病复合征(PRDC)最为严峻。


(4)细菌性疾病与免疫按捺性疾病


细菌性疾病显著增多,主要表现在因为抗生素的滥用所导致耐药菌株泛起的频率不断增加,且实践上变得日益难于控制,如猪大肠杆菌病、猪链球菌病、猪副嗜血杆菌病等。免疫按捺性疾病的危害逐渐加大,如PRRSV、猪瘟病毒、猪环状病毒的感染(临床以PMWS/PDNS为主要症侯群),尚有支原体肺炎、猪鼻支原体、猪巨细胞病毒等感染。


(5)繁殖障碍疾病


近年来因为凸起的呼吸道疾病题目,而掩盖了繁殖障碍疾病的危害。实际上,因猪繁殖障碍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一点也没有减轻,仍旧是规模化养猪出产中的一大题目,特别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Ⅱ型双重感染引起的流产、死胎、产弱仔等题目。近期已在一些规模化猪场显露出来,对初产母猪的危害最大,可造成70%以上的母猪发生流产和产死胎,另外由附红细胞体病引起的繁殖障碍值得关注,该病可引起不同妊娠阶段的初产母猪和经产母猪发生流产和产死胎。


(三)病因分析


1)引种


为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进步猪群总体质量和保持较高的出产水平,猪场养猪户都常常到质量较好的种猪场引进种猪。健康的种猪能给使用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相反,假如引进的种猪携带疾病,则将遭受经济损失,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养猪业发展迅速,从国外引进种猪数目明显增加,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我国开始大批量从境外引进种猪,先后从美国、丹麦、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等几乎世界上的养猪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引进了大批种猪,对我国瘦肉型猪的品种改良起了很大的作用,因为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而且配套措施不力,甚至与轨制上的缺陷(如通过隔离检疫,检测的阳性猪被扑杀,其他猪被放行,实际上,被放行的猪是假定健康猪)一些危害严峻的疫病(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伪狂犬病、传染性肋膜肺炎、环状病毒、猪萎缩性鼻炎等)带进了国门,给养猪出产者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2)抗病机能


长期以来,我国猪优良品种(品系)的选育工作的开展一直致力于出产、繁殖机能和胴体品质,取得了可观成效。但是在育种方案中所考虑的诸多目标性状中,几乎从未涉及个体抗病机能,因此群体抗病机能并未进步,而与此同时,因为病原体不断变异、集约化饲养方式导致圈舍空间环境恶化、病原体浓度加大等各种诱因,使得群体对各种疾病的易感性增加。


(3)饲养规模


饲养总量的增加,使畜禽群体越来越大。易打动物的增多天然轻易造成疫病传播、流行。此外饲养方式的改变,畜禽高度密集,构成疫病传播的有利前提。如笼养母猪,使饲养面积由过去栏养母猪每只10平方米压缩到不足2平方米,平等面积栏舍的饲养数目增加了几倍,固然治理效率进步,但疫病传染的机会同样加大。


(4)运输传播


交通运输的发达,各地市场活跃,商品交易频繁,畜产品(活畜及产品)畅通流畅范围不断扩大,因为没得到有效监管,使疫病随畜禽及产品传播。


(5)出产发展与治理水平不同步


我国畜牧出产的数目已达到或超过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但因为出产方式以散户和小规模养殖为主体,给实行治理带来极大的难题,有关法律法规未能严格实施,一些治理轨制尽管已经建立,但实施起来有很大的难题。微观上,养殖户的技术水平、文化素质以及法律意识等未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固然采用提高前辈饲养方式,但治理轨制、卫生防疫前提未跟上,疫病检疫、监测不严格,导致疫病的不断发生。


(四)防治措施


1)以疫苗为主的生物制品


生物制品(后者包括诊断试剂和疫苗)是我国目前用于疾病主动防治的重要手段,通过执行科学的免疫程序,针对不同传染性疾病,打针疫苗制剂,能在疫病发生前使动物产生免疫力,抵挡病菌侵袭,从而达到疾病预防的目的。但是在我国目前动物疾病复杂的情况下,疫苗使用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因为抗原的漂流、超强毒株的泛起及母源抗体的干扰等原因,并且弱毒疫苗还有毒力返强的潜伏危险,因此即使合格的疫苗产品,也常常泛起接种失败,达不到防病效果;我国的兽用生物制品单位良多,但达到GMP要求的较少,影响我国兽用疫苗出产质量和规模,例如猪的伪狂犬病和猪繁殖呼吸综合症已在全国很多地区流行时,根本无正规化出产的疫苗可用,直接导致国外相关疫苗乘虚而入,其昂贵的价格,严峻制约了动物疫病预防工作的开展;各种新疾病相继而至,而相应疫苗研制和开发工作往往难以及时跟进,从而失去理想的疫病扑杀时机。


(2)兽药


跟着畜牧业的现代化、集约化和规模化出产,兽药(包括兽药添加剂)在抗菌、抗病毒、减缓和消除病症、降低发病率与死亡率、进步饲料利用率、进步瘦肉率、促生长和改善产品品质方面见效快、作用明显,经济效益大,已成为目前现代畜牧业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但是在养猪出产中,因为科学知识的缺乏和经济利益的驱使,使得兽药使用中存在滥用、超标使用以及使用犯禁药物的现象,对我国的畜牧出产、食物安全造成严峻威胁和不良的社会影响。


3)建立公道繁育体系,实施抗病育种,应用疫苗、兽药和实施生物安全体系


通过外因的作用实施防病和治病是目前控制猪病的基本方法,同时需要结合内因的作用,从本质上解决疾病题目。建立科学公道的繁育体系和实施抗病育种,从遗传本质和繁育过程中进步畜群的防病、抗病能力,从而与外因相结合,彻底解决疾病题目。


建立公道繁育体系,控制疾病传播


在规模化猪场中,我国目前流行的终端杂交繁育体系的出产模式由“原种猪场-祖代猪场-商品猪场”三个层次组成。面临养猪业当前复杂的疫病形势,海内有的学者以为,这种出产模式存在难以克服的严峻弊端,需要改进我国现有的繁育体系模式,使其具备更为完善和公道的疫病预防功能,所采取的主要改进措施包括:a.改变引种模式,以入口精液和胚胎取代活猪入口,从根本上杜绝引种所带来的各类疾病。b.推行无特定病原(SPF种猪繁育体系,建立和发展SPF种猪选育场及人工授精站服务体系;无特定病原种猪SPF)繁育体系。C.将目前海内最为流行的3个层次的终端杂交繁育体系简化为两个层次(SPF种猪选育场和商品场),配套建设的人工授精站在疾病控制和猪群改良上可施展重要作用。


培育抗病优良品系,进步群体抗病水平。


畜禽抗病力早在40年代由Lush1948)首次提出,随后在出产中作为疾病预防的重要指标,主要指畜禽对疾病或病原的抗性或易感性。畜群对这类疾病的抗性类似于其它重要经济性状,受少数主效基因和大量微效基因以及环境的共同作用(Axford等,2000)。


抗病选育


育种方案中将抗病力作为目标性状培育抗病优良品系是当今乃至今后很长阶段猪育种工作的主流。作为目标性状,常规的选择理论同样合用于抗病性状。主要的选择方法包括直接选择和间接选择。跟着分子生物技术的日新月异,通过分子遗传标记或抗病主效基因本身,开展分子选育的抗病力间接选择方法是当前抗病育种工作的主要内容。


抗病选育瞻望


固然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和免疫学手段开展猪抗病育种研究,极具光鲜长处和诱人远景,但因为对各种随时和不断发生的新疫病的发病机理、流行规律和遗传机制的熟悉和把握非常难题,对不同疾病的相互作用、疾病与环境的互作、以及疾病与其它重要经济机能的关系缺乏必要的了解,因此在育种实践中培育抗病优良品系育种方案的真正付诸实施,依然举步维艰。


权势巨子的剖释为全国生猪出产指明了方向,让我们大家携起手来,共同努力,推进我国养猪业的健康稳步发展。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