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猪场建设方面
尽管部分种猪场建于20世纪70年代,但均采用全封闭式结构,使用水泡粪工艺、屋顶通风模式、自动喂料系统及温控设施等,栋舍之间也采用封闭的走道相连,基本没有鸟、鼠等可进入的死角,部分农场还在栋舍之间铺了碎石子防止鼠类,部分地方看到了捕鼠夹。
2 、消毒隔离方面
选种进场前必须在丹麦本土进行48小时以上的隔离;丹麦的消毒间很小(工人少),但污区和净区能严格区分开,污区到净区一般采用多道单向门隔开,无法走回头路。在污区洗手消毒后,褪下所有衣物,进入沐浴区彻底清洗后进入净区,换上农场提供的衣物鞋袜方可进场,不允许带私人用品。消毒间有地暖和通风,温度较高并保持干燥整洁,没有国内的人员及车辆的消毒池设计,第一感觉是异常干燥。
3、产房、保育舍设计
产房、保育舍大多采用小单元设计,每个小单元都采用密封性能较好的门隔开形成独立的空间,防止虫害的传播及热量的散失。产房、保育舍添加了地暖、红外保温设备及盖板等,产房及保育舍均以大面积喷洒干燥粉来保持猪舍干燥,也会洒一些土豆淀粉给仔猪舔食防止腹泻。每栋猪舍内墙边均备有更换的水鞋和靴子,人员进每栋猪舍前必须换鞋。在中央通道每隔一段距离就有高压清洗枪,以便对水鞋和走道进行必要的清洗。值得一提的是,部分猪场的地暖是用泵抽取水泡粪的发酵热,有效降低了水泡粪升温后的发酵产气。猪场吊顶多采用经过防腐处理压榨成型的秸秆板,做到了因地制宜、环保节能。
4 、尽量采用本场生产的饲料原料
大多数农场都采用自己农场生产的燕麦或其他饲料大宗原料,在自己的厂房生产饲料后采用料线运输到车间,确保了饲料原料的质量,避免了外来饲料、原料及运输车在农场之间穿插带来的防疫压力。值得一提的是,丹麦采用低蛋日粮,母猪料的粗蛋白含量只有10.2%~12.9%,生产的饲料颗粒较大且较硬,但母猪的粪便很软,与国内常用的母猪膨化颗粒料(粗蛋白含量为16%~18%) 形成强烈反差。保育料的粗蛋白含量在16.7%~17.4%之间,断奶后仔猪掉膘明显,有1~2周的恢复期,这与燕麦纤维含量高但纤维素质量优有很大关系。
5 、人性化管理
丹麦猪场的管理较人性化,使员工能够严格遵守生物安全防疫规定。每天9 点上班,下午15点开车回自己家,中间有两次短暂的茶歇,吃自己带的便当。在SPF 场很少见到丹麦籍员工,8小时基本都在按固化的流程按部就班工作,劳动强度比国内大。由于周六、周日没人上班,所以周一、周五较忙,周一需要进行处理死猪、给仔猪断奶、转群等工作。部分红色SPF 场有每周五一次的大扫除的流程,把猪赶到走道,洗完猪栏后放回去,但没有带猪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