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程今年77岁了,他常说自己不智慧,用50年的时光,在一个单位,只干了玉米育种一件事:他先后选育出12个国家和省审定品种,其中浚单18、浚单20被农业部列为国家重点示范推广玉米新品种和全国玉米优势产区主推品种;浚单系列玉米品种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加 社会经济效益270多亿元。
老程就是玉米育种专家、河南省鹤壁市农科院院长程相文。近日,记者来 河南省浚县再次探访老程时,请他对中国种业说一句最想说的话。老程思量许久,在一张白纸上一笔一划地写下这样的话:“我渴望 在祖国大地上播种的都是中国育种家选育的新品种!”
这就是老程心中的“种业梦”。为此他付出了半个世纪南繁北育的无悔年华,堪称这一梦想矢志不渝的践行者!
一看来 玉米,就有种说不出的踏实
熟悉老程的人都说:“他这辈子没啥爱好,就是爱钻玉米地。”1963年7月,中牟农校大专毕业的程相文只身一人离开老家河南省城郑州,被分配来 偏僻的浚县农业局原种场,成了一名农技员。
当时农业技术落后,玉米亩产只有百十斤上下。在玉米作为当家作物的浚县钜桥镇邢庄村,半人高的庄稼无精打摘 ,乡亲们手捧干瘪的玉米粒问他:“俺这黑油油的土地咋就没收成,你这个大秀才能不能想个法子一亩地多打几十斤,黄窝窝头也叫娃们食 饱了?”
“一辈子忘不了当时老百姓期待的眼神。”程相文归忆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老百姓能多打粮食,食 饱肚子。”在我国,良种对科技增粮奉献率在40%以上,玉米是单交种,只能用一代杂交优势,用二代时一样 会减产30%左右,必须一年一换种,而当地“撅两头留中间”的取种方式则直接导致产量低下。于是,玉米育种便成了程相文的突破口,一干就是50年。
育种谈何容易?它是涉及遗传、土壤、气象、栽培等多个学科的系统工程,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需要多种材料通过成千上万次组合、数百次试验。育种先找种,从遗传学角度讲,地域差别越大,杂交优势越强。1964年初,程相文觅 访全国10多个省50多家科研单位,每找来 一种玉米材料都如获至宝。
一次,他出差去吉林省公主岭市遭遇寒流,气候降至零下35度,候车室里没有暖气,穿着薄棉袄的程相文又冷又饿发起了高烧,晕倒在地。当他被好心人救醒后先是往怀里摸,发觉用棉布包着的400多粒玉米种还在时,他笑了。
育种过程充满 了艰辛,是对人耐心和毅力的极大考查。2007年一天夜里,突然刮起六七级大风下起大雨,当时在郑州开会的程相文专门打电话询问情景,会后连夜赶归回直奔玉米地。当时已是夜里12点多,他拿着手电筒冒着大雨,绕着玉米地转了一圈又一圈,确定玉米没有倒伏才松了口气。
说起这些,老程笑得很幸福:“这没啥,再苦再累我一钻进玉米地,一看来 玉米,就有种说不出的踏实。”他已故的妻子曾说过:“种子就是他的命,他看来 种子,比见来 自己的孩子还亲。”
半个世纪“候鸟”生涯,获赞“种子加速度”
和全国万余名南繁人一样,程相文也有一个“候鸟”的绰号,冬天南飞,春天北飞,加代繁育,一年要过两个夏天。1964年秋,为繁育 一个新品种,时任浚县农业局副局长刘文全的一句“只有程相文能行”把28岁的程相文送上了南去的列车。
只身一人扛着50斤玉米种子,程相文第一次踏上了海南育种之路,他先后辗转黎塘、湛江、海安、海口、三亚,一路乘火车换汽车坐轮船,又徒步30多里,历经14天才赶来 偏僻的三亚市崖城镇原种场。从此,程相文的育种生命被切割成两半,一半在河南浚县,一半在海南三亚。
早期南繁育种的艰苦是常人无法想象的,那里没有椰风海韵的诗情画意,只有一望无际的满眼荒凉。当地有句民谚:“三只老鼠一麻袋,十只蚊子一盘菜,三条蚂蝗做条裤腰带,毒蛇缠人蹿来 身上来。”程相文被蛇咬过,往往是收工归回腿上还钻着长长的蚂蝗。没有自来水,没有电,每天要砍柴做饭,经常 发生的台风可能带来毁灭性破坏,甚至遭遇生命危险。
授粉是育种的关键环节,花粉存活时间仅有6个小时,授粉必须在上午10点来 下午4点进行。这时的海南三亚,地表温度可以轻松来 达40多度,当地的黎族老乡都躲在家里不出门。可程相文他们依然钻进密不透风的玉米地,保持给玉米授粉、套袋、扎袋、挂牌,身上被玉米叶划出道道伤痕,花粉和着汗水渗来 伤口上,针扎一样 刺痒疼痛。为了赶时间,午饭经常在地里将就着食 。有一次,他正在地里干活突然就晕倒了,醒来后来 医院检查才晓 道是胃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