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消费者对非转基因食品的需求、各地对保护 豆农利益和环保问题的逐步器重,拉近了中国大豆和世界的关系
10月1日,一个不算太振奋的消息传来:国家计划在东北地区划拨暂时储备大豆195万吨,转为地方储备,并一次性给予地方大豆加工企业210元/吨的补贴费用,当日开始执行。
虽然按照3750元/吨的国储大豆起拍价,减去210元/吨的补贴后实际价格3540元/吨,但如果再加上仓储费用、出仓费用以及运输费用,实际入厂可能依然要高于3600元/吨以上。而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公开的数据运算 ,明年1月交货的美国大豆来 中国港口完税成本在3500元人民币/吨左右,价差仍在。
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截止来 9月24日的当周,大豆出口销售数量为138.48万吨,其中中国购进了80.8万吨。
我国对大豆的需求量日益增长,这一点在海关公开的今年1-8月的大豆进口数量已经得来 体现,
今年国内大豆减产正如美豆丰产一样已成定局。那么,是否进口大豆与国产大豆的博弈,也成定局?
答案是否定的。
在这多年的博弈中,终于有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荷兰人Ben Zeehandelaar和他的同伴于2009年8月在中国内蒙古、东北地区进行了一场“大豆之旅”。在此之前,人们恐怕没有意识来 ,中国非转基因大豆本该在全球大豆生产版图中争得一席之地。
Ben Zeehandelaar是“负责任的大豆生产圆桌会议”(RTRS)的国际和谐 员。安延是荷兰NGO组织Solidaridad(在西班牙语里,这个词的意思是合众)的中国可不断农业项目负责人。8月18日,上述两人和中国大豆产业协会的和谐 员在内蒙古扎兰屯市一望无际的大豆田中碰头了。
将RTRS引至内蒙古的,正是中国在进口转基因大豆冲击下,养猪网,还保留下来的近1.4亿亩非转基因大豆田。作为内蒙古大豆主产区之一,扎兰屯市有110万亩非转基因大豆田。
国产大豆另一侧面是:经历了近10年低价进口大豆的残酷冲击后,中国国产大豆仍旧保有1.4亿亩左右的种植面积。
一方面,这是自然的筛选——中国东北和内蒙古地区自古是大豆的传统产区,这里的一些土地由于土壤和积温条件,最适合种大豆,是6000万传统豆农生计所在;另一方面,是国家出于粮食安全和保证 食品安全等种种理由做出的战略筛选。
“在这片土地里生产出的近1600万吨大豆,全部是非转基因品种。”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副会长刘登高说,“它们是真正健康的食品。”
RTRS和大豆产业协会决定积极为这1亿多亩大豆争取在国际市场的发言权和生存空间。它们计划在东北和内蒙古选取试点,收集关于中国非转基因大豆的种植和加工信息,将其作为“中国声音”融入RTRS的全球大豆标准。(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