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中国证券和大宗商品主席李晶昨日表示,中国的通胀于7月份升至3.3%。自6月中旬以来的猪肉价格上涨以及洪灾导致蔬菜和粮食种植中断,是推高消费物价指数的重要原因。然而,相对于2007-2008年的情景(食品价格上涨带动消费物价指数于2008年3月来 达8.7%的高位),她分析这些原因只会引发短期的通胀效应,年内剩余时间国内供应将逐步归来常态。
她说明说,上述判定 的因素是秋粮的种植面积增加 预期令全年的粮食总产量向好,以及政府对猪肉市场的干预力度加大,以防价格极度震荡。有鉴于此,近期国内及国际粮食生产中断对中国主要食品行业的影响仿佛相对温顺 ,而且影响时间较短。在经历了上半年的严肃 形势之后,猪肉行业正在受益于生猪价格的上升周期。
李晶认为,下半年猪肉价格的规律性上涨将使上游的肉类加工行业受益。
近几周,猪肉批发及零售价格有所反弹。7 月份,猪肉批发及零售价格(里脊肉及排骨)已上涨7-8%。鉴于猪肉在食品成分中的占比来 达9.26%,而食品占消费物价指数篮子的约三分之一,因此猪肉价格上涨将导致7 月份的消费物价指数上升约0.24%。年初猪肉价格大幅归落,上半年整体出现 较大震荡。自4 月份以来,政府5 次摘 取市场干预,通过提高猪肉库存为价格提供支持。然而,因猪肉的冷冻寿命约为6 个月,储备的猪肉未来几个月可能流入市场。另一方面,9 月份是传统的猪肉需求高峰期,这将为需求面提供支持。综合这些原因,猪肉价格的前景并不明朗。自年初以来,供应链上游的生猪价格的波幅甚至更大。仅在上月,猪肉价格就上涨16%。尽管如此,目前的价格相对于历史水平仍属温顺 ,生猪养殖商的纯利水平依旧偏低。鉴于政府目前拥有大量的冻猪肉,且通胀已超过3%的红线,预期政府将于未来数月出售冻猪肉,缓解通胀压力。
此外,尽管蔬菜价格大幅上涨(7月份以及8月份前两周分别较6月份上涨11.3%及3.4%),但专家表示由天气造成的供应中断应只是临时现象。因产品组合的批发价格变动相对较小,而出口价格基本按合同执行,大型多元化农场的纯利所受的影响可能有限。温顺 的食品价格通胀往往能提升超市的销售及利润率。除近期肉价上涨外,过去数周食品价格大概保持 稳固 。
李晶认为,除大豆(在中国回类为粮食)之外,中国的粮食市场相对不受国际环境的影响,因为中国的粮食主要用于自给,且国内价格受政府管治。然而,因玉米进口价格偏低,且国内供应趋紧,中国2010年的玉米进口大幅增加 。根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报告,截至7月22日止年度,中国总共订购120万吨美国玉米,而去年从美国进口的玉米总量为50,000吨。在过去数月,中国产生少量玉米净进口。尽管中国的玉米进口量或将增加 。但短期内不会涌现大规模的玉米净进口。中国的自给政策反映进口主要用于补足国内供应缺口,生猪价格,以及抑制国内价格上涨。在此背景下,全球玉米价格将受来 中国摘 购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