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韩天富
图为韩天富(左)正在接受中国农业新闻网记者摘 访。
记者:目前国产大豆的自给率仅为20%,形势非常严肃 ,甚至有不少声音质疑,还有没有保持的必要?您怎么看待国产大豆目前的形势?
韩天富:2012年,我国进口大豆5838万吨,国产大豆约1300万吨,自给率仅为20%,形势的确非常严肃 。进口大豆比重过高,不仅严重威逼 我国粮食、油脂供给安全,而且使饲料业、畜牧业、食品加工业受制于人,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万一涌现进口大豆运输通道受阻、货源紧张、价格急剧震荡等尤其 情景,甚至会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平稳。因此,平稳和适度恢复大豆种植面积,连续提高单产水平,保证国内食用大豆的完全自给,保持 油用大豆的生产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这一点必须保持,不能舍弃 。
我觉得认识国产大豆的形势,需要从消费和生产两个方面来看。
从消费的角度看,过去20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连续提高,我国对植物油脂和饲用蛋白的需求量增加 很快。大豆是粮食、油料和饲料兼用作物,市场需求量迅速攀升,供求缺口连续扩大。但由于我国发展大豆生产的空间有限,只好通过大量进口大豆来满足市场对大豆油脂和饼粕的需求,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和加工国。
客观地讲,进口大豆对于满足市场需求,改善人民生活,平稳 国际贸易是具有主动意义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面对进口大豆冲击的不利市场环境下,我国大豆生产的规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并没有萎缩,而是显然扩展;总产量不仅没有下行,反而有所增加 。2005~2007年与1995~1997年进口大豆大量进入中国的时候比,全国大豆种植面积增加 15.4%,总产增加 8.7%。在四大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中,大豆面积和总产量的增幅均居第二位,仅次于玉米。2008~2010年,全国大豆种植面积均在850万公顷以上,总产量保持 在1500万吨左右。大豆面积显然下滑开始于2011年,其主要因素是国内玉米价格较高,效益好于大豆,挤占了大豆种植面积。另外,政策导向也有利于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发展。
从总体情景看,过去20年里,我国大豆生产的规模是基本平稳的。只要政策得当,技术跟上,保持 和适度发展我国大豆生产是完全可以做来 的。
记者:那么,您认为国产大豆的出路在哪里?有什么计策 ?
韩天富:第一 ,要准确把握大豆在我国农业生产和粮油供给中的重要地位,明确发展目标。一是要保证食用大豆的完全自给,二是要保持 油用大豆的生产能力,三是要充分发挥大豆在农业不断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我们每年需要食用大豆1100万吨左右,基本由国产大豆供给。今后,食用大豆的数量还会连续增加 ,需要扩大生产规模以保证国内市场对食用大豆的需求,同时,主动拓展国际市场。
我国油用大豆市场基本上被进口大豆垄断,但我们在科研方面决不能舍弃 高油大豆品种的选育,在生产方面也要保持 一定的规模,以保持 油用大豆的生产能力,规避由于市场变化等原因产生的大豆油脂供应风险。
大豆具有共生固氮的能力,化肥用量小,有助于建立低碳高效环保的可不断农业生产体系。目前,美国、巴西、阿根廷等既是玉米主产国,又是大豆主产国。他们的玉米、大豆单产高、生产成本低与实行玉米与大豆的轮作有很大关系。我国农业要不断发展,也要把大豆纳入轮作体系。建议在东北北部地区实行大豆隔年轮作,在东北中、南部玉米主产区,每种植2~3年玉米,要轮作一次大豆。在黄淮海冬小麦产区,要每年或隔年种植夏大豆。
第二,在政策方面,建议将国家对粮食生产的扶持政策一视同仁地落实来 大豆生产中。目前,扶持大豆生产的政策与玉米、水稻、小麦等高产作物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第三,要大力加强盛豆科研,加快技术推广,提高农民素养和生产技术水平。需要注意的是,要尊重农民筛选技术的权益,让中国农民和他们的外国同行一样,有权分享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成果。这些年来,美洲国家大豆生产中主动推广轮作、免耕、深松、秸秆还田等技术,这些技术应用的条件之一是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品种的推广。我们国家也不能游离于世界科技进步的潮流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