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曹操墓”真伪的争辩 ,风波再起。9月20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魏晋史博士、《颠覆曹操墓》作者张国安称,他在研究安阳方面公开的西高穴大墓出土石牌证据时,无意中发觉,有块石牌上刻着“黄豆二升”的字样,还有块石牌上刻着“竹簪五千枚”。“黄豆这一称唤 ,是在唐朝以后才涌现的,汉魏时期只用大豆一语。”张国安不无幽默地说,先是千年后的翡翠跑来 “曹操”的嘴里,现在又是唐朝的黄豆玩时空穿越,埋进了曹操墓。还有那个“竹簪五千枚”,难道曹操生前是篾匠,墓里怎么涌现这么多的竹簪?
为何涌现唐代“黄豆”?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魏晋史博士、《颠覆曹操墓》作者张国安说,安阳方面公开的这批石牌有21块,除了“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等文字外,其他的石牌上还有“黄豆二升”、“刀尺一□”(那个字看不清楚)、“胡粉二斤”等等。“我曾请教北京大学的一位老教授,他说‘黄豆’一语是后代涌现的,汉魏时只用大豆一语。”张国安说,他这几天反复检索《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及各种金石墓志和简帛牍策资料,并查看中国农业史的相关著作,发觉结果确实如那位老教授所言。“黄豆”一词最先在唐代《开元占经》、《酉阳杂俎》等书中出老教授所言,之前用的全都是菽、大豆之语,无论经史子集、简帛金石,还是专业农学著作如汉《汜胜之书》、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都是如此。
“之前有人以石牌上涌现不少未见之语,并提出质疑,后来都被‘考古专家’轻易以考古发觉往往有新东西来搪塞掉了。”张国安说,先是千年后的翡翠跑来 “曹操”的嘴里,现在又是唐朝的“黄豆”玩时空穿越,埋进了曹操墓。难道还会有“考古学家”出来改写中国农业史吗?
为何巨量竹簪无遗踪?
在这些石牌里,还有一个让张国安比较纳闷,就是刻写“竹簪五千枚”的。
“以曹操家世背景,无论在阳间还是冥界使用竹簪,都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我查了一下古代文献,在汉族社会中,上层人士使用竹簪的现象也是涌现在唐代,比如说,张九龄在《曲江集》里,就有一首诗《答陈拾遗赠竹簪》,清代大儒徐乾学《读礼通考》中说,在唐开元时期,三品以上官员丧葬时会有‘竹簪’陪葬。”张国安说,倘若曹操墓说法成立的话,中国养猪网,如此巨量的竹制物品不可能不留下痕迹,但在这次考古中,对这种现象却没有提及,难道这么多的竹簪都被盗墓分子偷走了,连一点遗迹也没留下吗?
北师大博士指刻有黄豆竹簪字样石牌造假,汉代称黄豆为大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