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种植效益不高,农民种植大豆的主动性受挫。涌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因素是国内大豆产业受控于外资,使整个产业链失去了上下游的互动。
“市场公认国产大豆供不应求,但奇异的是,一边是国产大豆卖不出去,要靠国储收购,一边却是进口大豆大幅增加 。”黑龙江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表示,“这种‘冰火两重天’局面的涌现是大豆进口依存度过高所致。过高的对外依存度导致国内大豆产业链从原料开始便受制于外资,失去了话语权。”
“农民不种大豆,表面上看是种植效益不如玉米,但回根结底是国内大豆产业受控于外资,使整个产业链失去了上下游的互动。”王小语认为。
您可能感爱好 的研究: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大豆市场作为我国最早开放的农产品市场,3%的低关税、不设过渡期、没有进口数量限制,导致产量高、价格低的进口大豆快速占据中国市场。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资料显示,1996年我国大豆进口量为110万吨,2000年我国大豆进口量来 达1200万吨,4年间连豆价格指数从3546归落来 1791,跌幅将近1倍。2000年至2003年,大豆进口数量跃升来 2000万吨,连豆指数4年内始终坚持在2000至2300之间。2004年,国际、国内大豆价格快速上涨,沿海加工企业摘 购大量进口大豆后,市场价格又快速归落,连豆指数在半年时间内从3963点归落来 2674点。当年大量高价摘 购进口大豆的沿海企业亏损严重,多数企业被迫出售资产或股份,养猪网,外资乘机参股或收购,中国大豆产业链条从加工环节断裂。此时,以ADM、邦基、嘉吉、路易达孚为代表的国际资本业大举进入中国。通过原料进口贸易、直接建立合资或独资企业、资金参股来控制国内大豆产业。有媒体报道称,4家跨国公司不仅垄断了中国80%的进口大豆货源,而且在全国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有64家参股控股,占比达66%。
此后,大豆进口数量连续攀升。据前瞻资讯数据中心观测显示,2007年我国进口大豆3082万吨,2009年进口4254万吨,2010年进口5478万吨,2011年进口5264万吨。2012年一季度,我国累计进口大豆1333万吨,同比增加 21.6%,对外依存度来 达80%左右。
与此同时,国产豆油的市场份额逐年缩小。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据统计,2005/2006年度,国产大豆压榨数量740万吨,占国内榨油消费总量20.85%。此后一路下滑,2008/2009年度,国产大豆压榨数量220万吨,占国内榨油消费量5.23%。2009/2010年度,国家实施扶持国产大豆政策之后,国产大豆压榨加工数量归升至600万吨,占榨油消费市场份额13.64%。根据黑龙江大豆协会测算,最近两年国产大豆压榨数量占国内榨油消费量10%左右。
目前的现状是,从原料来 加工再来 食用油市场,中国大豆产业已被跨国公司控制。
业内人士指出,这是全球化的必然结果。ADM、邦基、嘉吉、路易达孚等4大粮商基本控制全球大豆贸易环节,他们通过仓储、物流来获取利润,而通过套期保值规避大豆价格的系统性风险,而国内厂商仅仅是全球大豆产业链的一个环节,而且是很弱小的一个环节,不可能有定价权。
话语权的丧失不仅仅是放开大豆进口的政策冲击,也与国产大豆缺乏自主价格体系、缺乏领军型龙头企业等原因有关。
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副会长刘登高表示,由于我国农户之间缺乏互相协作、产品规格不统一、品种混杂、批量小,在市场上失去讨价还价的权益。而在大豆加工上,企业摘 用“孤军奋战”的传统模式,相互之间存在恶性竞争。这使国际粮商有了在国内扩张的机会,导致中国大豆的生产者、加工企业、消费者丧失了对大豆商品的筛选权和话语权。
“国产大豆的发展表面上看是受进口大豆的影响,实际上是国产大豆产业没有形成自己的价格体系。”国家大豆工程中心主任冯晓表示,国内大豆的优势没有在市场上得来 认同,混淆了进口大豆与国产大豆在种质资源和品质上的本质区别,没有形成转基因与非转基因的大豆及制品市场价格体系。
王小语也表示,国产大豆应形成自主价格体系。“因素在于,一是国产大豆是非转基因的,和进口大豆不一样,不应该卖一样的价格。而且这几年基本是劣豆驱赶良豆,好的大豆、非转基因的反倒不如转基因大豆价格高;二是从黑龙江省大豆购销看,大豆收购标准不一、收购半径重叠,再加上收购主体不同,导致价格涨的时候就夺 收,跌的时候就压价收购或不收,价格波幅大。”
话语权的丧失将给中国大豆市场带来极大的风险。从未来产需关系估量 ,国内大豆仍存较大供给缺口,需要通过进口来补偿 。未来一段时间,全球豆油、豆粕需求连续 出现 刚性增长态势,而全球大豆产量受播种面积、单产水平和天气等多种原因影响,增产具有较多的不确定性。随着全球生物柴油产业的快速发展,阿根廷、巴西、美国等国家正在加快推动以大豆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的步伐,全球大豆潜在需求量可能涌现激增,将导致全球大豆供求格局发生较大变化。国际大豆的价格震荡将加剧,我国进口大豆的风险也将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