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赵久然被同事和学生称为“老玉米”。在我国玉米研究领域,赵久然是个“传奇”人物,他是赋予玉米新生命的人。
创造了玉米研究领域的“奇迹”
起初因为一本介绍农业科学家的人物传记,赵久然毅然筛选农业科研工作。1987年,刚获得硕士学位的他,来来 延庆县农村蹲点搞科研,结合生产需要做课题,一干就是6年。在这6年里,赵久然完成了春玉米亩产800公斤的高产规范化配套栽培技术,并创造了亩产超过1300公斤的高产纪录。
北京农林科学院成立玉米研究中心,35岁的赵久然挑起了大梁,并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不要事业费,靠自身科研成果转化实现发展。中心成立时,包括赵久然,只有4名科研人员,启动经费8万元。来 了春节,他将自己多年的积蓄拿出来,又向亲朋好友“化缘”,为同事发奖金,让大家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15年后,他领导的玉米研究中心已跻身全国农业百强科研院所行列,资产也从8万元发展来 8000万元,培育了一支近百人的科研队伍,大多数科研骨干都是30多岁的年轻人,其中有些人已成为独当一面的学术带头人。
2000年的秋收季节,因为洪涝,北京郊区的玉米严重减产甚至绝收,而大兴县长子营镇牛坊村的玉米却丰收了。这个村2000多亩夏玉米种的全是赵久然参与培养的“京早13号”。这一年,更多的人认识了这位北京农科院的玉米专家。
种植玉米,选育好的品种是个大难题。而赵久然和他的同事们,经过十余载的努力,已选育出“京科25号”、“京28号”、“京科糯2000”、“京科968”等50多个系列的玉米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约3000万亩,中国养猪网,增产粮食5亿多公斤,创造了玉米研究领域的“奇迹”。
“玉米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农作物,玉米新品种的培养和推广,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赵久然告诉记者。
[责任编辑:赵进]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