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单位: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文 号:豫政办[2003]61号
发布日期:2003-8-4
执行日期:2003-8-4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省畜牧局制定的《关于促进全省饲料业不断健康发展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三年八月四日
关于促进全省饲料业不断健康发展的意见
饲料是畜牧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进一步促进我省饲料业的不断健康发展,对于加快畜牧业发展,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的战略目标,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增加 农民收入,推动小康社会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关于促进饲料业不断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晓 》(国办发[2002]42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正确认识我省饲料业形势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省已成为饲料生产大省,饲料产量跃居全国前列。特别是1993年以来,我省饲料工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出现 出以下特点:
(一)饲料工业发展步伐加快。2002年,全省饲料总产量来 达511.5万吨,是1993年的4.2倍,年递增15%;实现饲料工业总产值103亿元,是1993年的10.4倍,年递增26%;实现利税总额5.4亿元,是1993年的27倍,年递增32%;饲料加工业从业人数由1.7万人迅速增加 来 5万人,年递增14%。经过10年的努力,我省基本形成了饲料生产、技术研发、行业教育、质量监督、市场开发等门类比较齐全、功能比较完备的饲料工业体系。
(二)饲料工业结构逐步优化。一是企业的所有制类型由国有为主逐步向多元趋势发展。2002年,全省649家饲料企业中,国有企业42家,占6.5%;民营、股份合作、外资等非公有制企业607家,占93.5%。二是饲料企业逐步由小而散向大型趋势发展。2002年,全省年产万吨以上饲料企业由1993 年的19家迅速增加 来 135家,增长了6.1倍。年产5万吨以上的大型饲料企业已达11家,总产93万吨,约占全省产量的18%。三是饲料产品由单一品种向多品种趋势发展,产品结构更趋合理。由1993年的配合饲料发展来 目前的配合饲料、浓缩饲料、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膨化饲料和饲料原料等多品种。2002年,全省年产浓缩饲料达240万吨,添加剂预混合饲料达9.4万吨,分别是1993年的800倍和47倍。
(三)饲料产品质量体系逐步建立,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全省初步建立起了省、市、县三级和企业质量监控网络。目前,全省饲料企业使用国家颁布标准255个,企业标准1000多个,饲料产品质量连续提高。2002年浓缩饲料产品总体合格率为90%,比1996年提高20个百分点。配合饲料产品总体合格率为87%,比1996年提高17个百分点。
(四)饲料产品科技含量增加 。面对日益猛烈 的饲料市场竞争,饲料企业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技术创新带动企业加快技改步伐,从增加 品种、提高质量、降低消耗、提高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出发,摘 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逐步提高了自动化水平。与此同时,一些骨干企业注重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与科研、教学联合,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有条件的还建立起技术开发研究机构,连续运用高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我省饲料工业面临的问题和挑衅。一是饲料工业人才及技术储备薄弱,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竞争力不足。二是饲料工业结构不尽合理,表现为饲料添加剂工业基础薄弱;奶牛、肉牛、肉羊等专用饲料尚处于开发阶段。区域发展不平稳 ,郑州、新乡、鹤壁、驻马店、信阳5市饲料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50.9%,其他一些区域饲料工业、薄弱,影响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三是蛋白饲料资源缺乏,80%靠外省调入。四是饲料企业中龙头企业少,缺乏在全国叫得响的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五是饲料产品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促进全省饲料工业不断发展的意义
(一)发展饲料业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方面。大力发展饲料业,不仅能够带动饲料作物种植和养殖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而且还可以促进粮食加工转化与增值,推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二)发展饲料业是增加 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按照比较效益和市场需求种植饲料作物,可提高种植效益;通过饲料原料的加工转化,可促进饲料资源的增值;通过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可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三)发展饲料业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有效措施。大力发展饲料业,延长产业链条,能够发挥农副产品加工的后续效益;推动养殖业结构升级换代,提高生产效率,可以促进养殖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趋势发展。
三、发展饲料工业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紧紧环绕 建设全国优质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中心,以确保饲料产品质量安全和提高饲料工业效益为重点,切实挠 好饲料原料基地、饲料加工体系和饲料质量观测体系建设,实施科技兴饲战略、名牌带动战略、饲料产业化战略,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来 充分发挥的饲料业发展路子,实现我省由饲料大省向饲料强省的跨过 ,促进畜牧业快速发展。
(二)发展目标:来 2005年,全省商品饲料总产量来 达650万吨,其中配合饲料330万吨,浓缩饲料300万吨,添加剂预混合饲料20万吨;年产10 万吨以上的大型饲料企业发展来 10个。初步改变我省目前中小饲料厂偏多,产量不高,品种较少,带动能力不强的格局。逐步完善省、市、县三级和企业饲料观测检验体系,挠 紧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饲料质量标准体系、健全的饲料观测体系和规范的饲料安全监管体系,把饲料安全监管工作提高来 一个新水平,确保饲料产品质量有显然提高。建立完善的饲料新产品、新技术推广队伍,增加 劳动就业岗位1.5万个。
来 2010年,全省饲料总产量来 达1000万吨,基本满足养殖户对商品饲料的需要。建立完整的饲料业支撑体系,产业化程度显然提高,产品结构越发适应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整体科技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争创中国名牌2-3个,河南名牌3-5个。建立越发完善的优质饲料生产、安全监管和信息网络体系。增加 劳动就业岗位3.5万个。
四、发展饲料工业的主要措施
(一)加快饲料原料生产基地建设和饲料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在粮食主产区主动推广间作套种、立体种植技术,稳步推进粮-经-饲三元种植,扩大专用饲料作物种植,有条件的地方要引导向蛋白饲料作物种植调整,增加 蛋白饲料原料的自给量。
平稳发展配合饲料,大力发展浓缩饲料、精料补充料和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实现饲料品种系列化、结构多样化。主动开发新型饲料资源和饲料品种,加大奶牛饲料、水产饲料、肉牛、肉羊饲料的开发和生产。强力推进绿色饲料和安全卫生饲料的开发与生产。
(二)大力实施科技兴饲。科技兴饲是加快现代饲料业发展的战略措施,生猪行情,必须大力组织实施。
要加强饲料业科研工作,摘 取多种形式加快饲料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努力提高饲料业科技含量。以研究开发蛋白质饲料、农副产品饲料生产及高效利用技术为重点,开发非粮食饲料;广泛应用生物、精细化工等技术,主动推广理想氨基酸模式技术、膨化技术、脱皮豆粕新技术;加速研制并推广安全、高效、无污染的饲料添加剂,逐步取代答应使用的药物饲料添加剂;大力推进优质环保型饲料、中草药饲料、专用饲料和安全饲料的研究开发。争取在3-5年内,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开发“酒糟菌体蛋白饲料”和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开发“味精废水生产菌体蛋白饲料",以解决我省蛋白饲料原料缺乏的问题。鼓励 大中型生产企业开展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鼓励 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与饲料生产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建立一批新型的饲料产学研联合体,加快饲料重大科技成果的开发和转化,提高大型骨干企业抗风险的能力。鼓励 饲料企业探索开发草粉和草颗粒的利用途径和在实际生产中替代饲用原料的研究,觅 求饲料新资源。
(三)进一步深化饲料企业改革、营造良好的饲料业发展环境。
1.完善饲料企业经营机制。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请求,主动探索新的饲料企业经营机制。在进一步深化国有参股、控股企业改革的同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饲料企业。按照“挠 大放小”的原则,支持饲料企业开展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实现资产优化重组,提高市场竞争力。重点培养和扶持一批起点高、规模大、竞争力强的核心饲料企业和企业集团。
2.提高饲料产业化经营水平。充分发挥饲料企业与养殖者联系紧密的特点,鼓励 饲料企业摘 取“订单畜牧业”、“公司+农户”、“企业托管”等方式,把原料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有机地连结起来,形成较为平稳的产销关系和利益关系。支持饲料企业、专业饲养大户和经纪人牵头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3.主动实施“走出去”战略。发挥我省农业、养殖业比较优势,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我省饲料业的对外开放步伐。主动培养和催生一批名牌饲料企业和名牌饲料产品。及时跟踪国际先进的技术信息和市场动态,建立和完善饲料工业的出口支持服务体系。
4.优化企业发展外部环境。各级政府要努力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不答应以任何名义对饲料企业乱检查、乱评比、乱收费、乱罚款。同时驳斥地方保护主义,驳斥借治理 之名设置种种不合理的“准入制”,不得以任何借口加重企业负担。
(四)加强饲料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1.进一步加强“三大体系”建设。一是制定完善的饲料标准体系。鼓励 企业除按照国家已颁布的国家标准组织生产外,制定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企业标准,反常 是饲料卫生安全强制性标准。省饲料治理 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出饲料生产中禁用药品的快速检测标准,以及答应使用的药物饲料添加剂检测标准,制定出生物饲料产品的评定标准。二是加强饲料观测体系建设。在全省建立起省、市、县三级和企业质量监管格局,并逐步把饲料观测机构建设成为产品质量检测评定、市场信息发布、技术咨询服务和专业人才培训的中心,提高饲料观测体系的整体水平。三是建立平稳的饲料安全监管体系。各级饲料主管部门要尽快完善执法设施和执法手段,平稳执法队伍,提高人员素养,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充分发挥执法主体的作用。加大《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治理 条例》、《河南省畜牧业条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力度,把依法生产、依法治饲变成饲料行业的自觉行动。
2.切实做好饲料安全监管。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性激素、蛋白同化激素、精神药品、抗生素滤渣等国家明令禁止的药品,对于答应添加的药品,按照有关休药期的规定请求使用。禁止在反刍动物饲料中使用、添加动物源性饲料产品(不包括乳及乳制品)。防止假冒伪劣饲料产品和添加禁用药品的饲料流入市场。
3.完善饲料治理 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各地饲料治理 机构要加大对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的全程监控,挠 好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切实履行饲料治理 和监督的职责。对生产、经营饲料企业连续 实行生产、经营登记证治理 ,对生产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实行许可证和批准文号治理 。主动开展饲料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与培训,认真执行饲料行业关键岗位持证上岗制度。推行饲料企业IS09000系列认证和建立HACCP治理 制度。各地饲料治理 部门要制定饲料安全突发事件预防 预案,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并会同公安、工商、药品、环保、质量技术监督等行政治理 部门,坚定查处在饲料生产、经营和使用中添加禁用药品的行为。加强对进口饲料、饲料添加剂的检验检疫,严密监控动物源性饲料产品、转基因饲料产品的质量安全和流向,排除 各种隐患,确保饲料产品质量安全。整顿和规范饲料市场秩序,对于不具备生产条件、饲料产品质量不合格和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要停产整顿,跟踪观测。对于违法使用禁用药品和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饲料企业,要取消其生产和经营资格,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各级环保部门要加强饲料原料生产基地的环境保护工作。
五、切实加强对饲料业的组织领导
(一)各级政府要将饲料业发展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国民经济各相关行业统筹规划、和谐 发展。研究和制订饲料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目标,进一步推动饲料业不断、健康发展。同时充分发挥各级饲料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使他们真正承担起在市场准入、信息咨询、价格和谐 、纠纷调解和行业损害调查等方面的作用,促进行业自律。
(二)平稳完善促进饲料业发展的各项政策。连续 执行国家对饲料行业的现行税收优待 政策。鼓励 和支持有条件的饲料企业跨区域收购所需的饲料原料。粮食购销企业要发挥仓储优势,进一步搞好与饲料企业的购销衔接,促进粮食转化增值。
(三)多渠道增加 对饲料业的投入。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饲料业的资金投入力度,重点用于饲料高新技术开发和推广以及市场信息体系、监督检验体系、质量标准体系、秸秆养畜示范项目和优质饲料基地建设。有关部门要支持饲料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商业银行要加大对饲料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同时要主动引导社会资金投向饲料行业,加快饲料业利用外资步伐。各级饲料行政治理 部门要注重研究饲料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做好市场调研,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决策的科学性,引导饲料业不断健康发展。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