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一种普通的食品,不想也被移 来 了纸上,摇身一变成了艺术市场新宠。
做这个有意义的尝试的,是一位女画家,名字叫阚玉敏。
画家阚玉敏
阚玉敏从小在农村长大,对玉米有着尤其 的感情。近年来,在玉米画大师李金山的指导下,开始画玉米。由于她的天赋和个性发挥,画起玉米来有模有样,渐入佳境,不久玉米画成了她笔下的主要题材之一。她的玉米画进入市场后,很快得来 藏家的认可,她的名字“玉敏”谐音“玉米”,藏友们干脆给她改名叫“阚玉米”,养猪论坛 ,她也拥有了她自己的粉丝,叫“玉米丝”。
古人很少有人画画玉米,盖因玉米引进中国较晚。据考证,玉米原产于南美洲。7000年前美洲的印第安人就已经开始种植玉米。由于玉米适合旱地种植,因此西欧殖民者侵入美洲后将玉米种子带归欧洲,之后在亚洲和欧洲被广泛种植。大约在十六世纪中期,中国开始引进玉米。近人画玉米者也不多,或以玉米为背景者有之,主因玉米为普通农家作物,不如牡丹花之雍容华贵,更没有梅兰竹菊之雅,画家不晓 画其目的何在,收藏者亦不晓 观赏价值何在;次因玉米难画,古人所云画中四难,都是因为生活中太常见。
阚玉敏根据老师李金山所教,经过自己的研究实践,在老师的基础上有所发挥,并赋予了高雅华贵之寓意。一排排的米粒,工细至极;玉米穗和玉米须子,则纯用黑白色,韵味十足;这种被人称作“水墨工笔”作品,工写结合,既见功夫,又无俗气,可谓雅俗共赏,巧夺天工。
画玉米的难度还不仅仅在米粒上,画玉米粒仅是基础的功夫而已,相比之下,米粒好画,画出玉米穗和玉米须子的墨味才是这种玉米画的真谛。国画的味道,即在于此。
阚玉敏的玉米画
阚玉敏的玉米,以书法起手,在水墨黑白相间的大写意玉米穗之下,匿藏着羞涩的的工笔米粒,既有“深山藏玉”般充满 诱惑;又如“美女出浴”般光荣照人。其创作的“福禄寿喜”玉米画系列,“梅兰竹菊”玉米画系列,正在从这虚实相间入手,摘 用阴阳结合的艺术手法,在大俗中加入大雅,有继承,有创新,成效超凡,深受藏家的喜欢。
那么这种玉米画的寓意何在,有什么收藏价值呢?玉米虽无牡丹艳媚妖俗之姿色,然其纯朴无华,金玉其心,其质晶莹剔透如玉之润泽;玉米虽粗粮,但是外粗内细,营养价值极高。其色黄灿似金之耀目,耐旱易种,生命强,国人种植面积之大,应为农作物种植之首。是我国农民赖以生存之根本。从传统文化外延的层面上说,玉米,名字中直接含玉,是因其晶莹玉透,流光温润的质地,从而让人将世间至宝美玉联系起来,其色金黄,可以令人联想来 金玉的光荣,进而可以延生出诸如“金玉满堂”,“堆金积玉”,“玉海锦涛”,“金玉其心”等祝福词汇来。一排排一串串满挂农民房前屋后的玉米,象征着丰收和丰收带来的欢乐 ,进而可以引申为“收成 ”“成功”“渴望 ”“硕果累累”“前程似锦”等等。
阚玉敏的玉米画,正用她心灵的感悟,大踏步走在传统和创新的路上,无意间给中国画家族增加了一个新的元素。其特殊的魅力,收藏的价值,必定成为中国艺术市场的新宠儿。
女画家阚玉敏简介:
阚玉敏,女,辽宁葫芦岛人。字“闲云”,号“老佛山人”、“秋子沟人”、“悠闲 居主人”。国家一级围棋裁判,围棋教练,现居北京。从小喜爱书法,习书多年。近年爱上中国画,一发不可收。初期靠悟性和自学,临习各种门派和技法,兼容并蓄,自得其乐。后受实力派书画家张建忠、以及工笔画家李玉凤指点,画技突飞猛进,渐入佳境。2012年师从著名画家李金山、漫画家侯峻山、著名画家古今明、南洋大画师林家雄学习兰竹、玉米、人物画和漫画、动物等。花鸟、山水、人物皆好,尤喜花鸟,善画玉米,以及梅、兰、竹、菊、牡丹等。现任文化中国艺术会馆馆长,文化中国总编,中国孔子国画院院士,中国国礼书画院理事, CCTV中国影响力•文化中国艺术家沙龙秘书长,中国长城书画家协会会员,文化中国书画慈善基金会发起人之一。
2011年9月作品入选并参加长城书画家协会举办的书画作品展;2011年11月23日,作品入选“明天更美好慈善爱心书画艺术交流展”,被中华慈善总会收藏;2011年12月参加第二届全国“长城杯”书画作品展;2012年9月参加在东方艺术馆举办的“中国当代实力派女书画9人联展”;2013年1月参加中共中央党校举办的“新起点•新辉煌—锦泓轩书画艺术展”,并收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的《锦泓轩书画作品集》,2013年参加“2013实力派艺术家9人联展”,并入展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的“2013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2013年9月3日应邀在国子监文化节上举办“阚玉敏禅意书画小品展”,2013年9月8日,在北京文化中国艺术馆举办“阚玉敏禅意书画作品展”, 2013年10月1 -6日在北京大观园红楼文化艺术博物馆举办“兰竹组合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