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介绍:
2011年夏天,世界第一个杂交大豆育成者、吉林省农科院首席科学家孙寰,正式退离了研究岗位,但是几天前本台记者在预约摘 访时,老人却抽不出闲暇时间,听说他正要去往位于公主岭市的试验区,记者马上赶来 了省农科院去与他会合。
尽管已经七十三岁,但孙寰教授依然身板硬朗、精神矍铄,定期来 公主岭杂交大豆实验基地实地查看,是他退休后的一门儿“必修课”。孙老告诉我们,其实2009年他就来 了退休年龄,由于他是这个项目的创建者,又被单位延聘,2011年归聘为课题顾问,养猪论坛 ,但无论担任什么职务,几十年来他的工作轨迹几乎一成不变,一年四季和作物打交道。位于公主岭市的国家转基因大豆中试与产业化基地,就是由孙寰一手创建的。就是在这个鲜为人晓 的实验基地,孙寰创造了五个世界第一:第一个通过品种审定的大豆杂交种,建立第一个以“三系”为基础的杂种有实力用育种程序,开发出第一个利用昆虫传粉大连生产杂交种的高校制种方法,第一次在栽培大豆中发觉两个染色体倒体系。走进办公区,孙寰顿时投入来 了与学生们的发芽试验参数的讨论当中。
在孙寰眼里,没有挑衅的生活缺乏激情;而在主持农科院杂交大豆课题组的赵丽梅看来,孙老师是“退而不休”。
在基地仿生实验室里,杂交大豆已经开花结荚。随着科研经费的逐年增加 ,目前杂交大豆实验室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反常 是今年中央一号文将“农业科技”列为重点,更是令这位“老科研”心潮澎湃。
尽管杂交大豆已经实现了研究领域的突破,但产业化才是他的梦想。退下来的孙寰依然奔忙在科研第一线,日复一日,缩短着实验室与农田之间的距离。
离开公主岭实验基地,孙寰踏上了去往南宁的列车,参加由国家农业部主办的“大豆产业体系研究会”,而漫山遍野的杂交豆田,在孙寰眼里已不遥远。
新闻记者:李占辉 张洛宁
摄影记者:李永飞 李东哲
吉林电视网责编:柴棕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