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 南方网首页>科技> 人物故事
2011-01-26 09:19:09 来源: 南方日报 暂无网友评论
分享来 :
浏览字号: | | 通过Email举荐 给好友: 长隆5折 温泉再折
丁磊和他的养猪计划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这不,又被记者包围了。 南方日报记者 丁玎 摄
丁磊为什么要去养猪?养得怎样?为何三年不见肉?昨日(25日),广州团的人大代表们将这些问题移 出来,让丁磊不得不归应,而这一说也牵出了关于食品安全的话题。
“养猪的问题确实很大,我们去广东部分河流调研,发觉有100万头猪排污排来 河中,不黑不臭不可能。”省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郭德勤说。
丁磊接话:“其实3年前我们就去做了调查。中国一年要消费6亿头猪,可养猪业却如此落后。”这是个有关食品安全的问题,丁磊称他因此下决心在养猪业上闯出一片新天地。“我们有钱有技术,渴望 能生产出不污染环境、安全的肉制品。我们要创造的是模式和工艺流程,这对中国未来的养殖业很有帮助。”
说来 这里,丁磊唤 吁媒体关注中国农民。“他们很辛苦,生产出来的东西却不赚钱,利润都被流通环节拿走了,挺悲伤的。”丁磊表示,养猪不是头脑发热,而是渴望 利用技术帮他们提高生产生活方式。
如果顺利的话,今年6月“丁氏猪肉”就将上市。“不过数量有限,不超过2万头。”对品牌,丁磊讳莫如深,“名字和中国古代某文章的句子有关。”“价格由市场决定,也许就比常态的猪肉贵一些。”
有人质疑丁磊的养猪模式太“高端”,不便推广。他却乐观地说:“用相同的时间,生产出绿色的猪肉,获得更丰厚的利润,这不会是赔本生意。我们成本也可以公开,不是什么机密!”
3年了,丁磊已经熟晓 一头优质母猪一年产崽量,猪各个部分肉质的区别,对猪饲料、兽药的晓 识也尽在把握 。他说,不晓 丁氏养猪模式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在中国全面推广,“不过没想太多,先做着”,因为养猪做的是“理想”。
丁氏金句
●我们有钱有技术,渴望 能生产出不污染环境、安全的肉制品。我们要创造的是模式和工艺流程。
●今年6月“丁氏猪肉”就将上市。不过数量有限,不超过2万头。
●(“丁氏猪肉”)名字和中国古代某文章的句子有关。
●用相同的时间,生产出绿色的猪肉,获得更丰厚的利润,这不会是赔本生意。(编辑 张颖)
作者:曹斯 徐林 张胜波
企
业
服
务
更多相关内容
南方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联系电话:020-87373397
②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显然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南方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南方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中国养猪网,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益。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