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惠阳一名生猪供应商因不满肉联厂对客户加收费用,带人开10多辆货车,载着500多头猪来来 当地政府门前抗议,政府归应称收费尚未在物价部门报批,已临时取消5元收费,坚持原状。(见1月14日《燕赵都市报》) 不筛选常态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以拉猪来 政府门口这种尤其 的另类方式表达诉求,与“吊塔讨薪”等极端方式没什么两样。不过这其中,确有常态方式行不通之后的无奈。 笔者善意估量 ,当事人之所以摘 取“以生猪堵门”方式表达对乱收费的不满,可能有几个因素:一是曾经通过常态的方式反映问题,但石沉大海,这种可能性很大。二是通过其他方式解决,不是不对口就是耗时耗力,没能彻底解决问题。 平心而论,养猪网,一名守法经营的商家不来 万般无奈,通常不会有意 给政府“抹黑”。开车拉着500头肥猪摆在政府大门口,毕竟不是什么给政府长脸的事。但是,目前在一些地方通过常态途径解决问题,反而不及另类方式及时有效。这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机制缺陷问题。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有事找政府”,一旦消费者协会解决不了消费纠纷,行业协会解决不了企业纠纷,找政府就成了必然筛选,而在一些国家,这类纠纷多在民间自行解决或有完善和配套的民间组织协助解决,基本不用上升来 政府层面来解决。如果我国建立了类似的民间和谐 机制,就可以补偿 当前解决机制的僵化和不足。 “生猪堵大门”反映出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的监管机制不来 位。小事往往挈 成大事,譬如这类收费乱象,未经审批的情景下早已实施多日,物价部门为何“一无所晓 ”。如果能早一些听取唤 声,早一些高度器重和妥善解决,“5元钱的场地清洗和保护 费”何至于被臭气薰天的500头生猪堵住大门?(毕晓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