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大豆市场作为我国最早开放的农产品市场,3%的低关税、不设过渡期、没有进口数量限制,导致产量高、价格低的进口大豆快速占据中国市场。市场公认国产大豆供不应求,但奇异的是,一边是国产大豆卖不出去,要靠国储收购,一边却是进口大豆大幅增加 。这种冰火两重天局面的涌现是大豆进口依存度过高所致。过高的对外依存度导致国内大豆产业链从原料开始便受制于外资,失去了话语权。[网友有话说]
种植户大面积弃种大豆、改种玉米;80%的豆油压榨企业停工;下游饲料加工企业高成本运营……中国证券报记者调查发觉,在国产大豆主产区黑龙江,大豆产业链深陷发展逆境,这个被业内人士视为国产大豆最后的"堡垒"随时有沦陷的危险。
接受中国证券记者摘 访的专家、企业负责人、种植户认为,在大豆对外依存度达80%左右、外资控制产业链的情景下,中国大豆产业有崩溃的风险,其背后既有政策上放开大豆进口等因素,也有行业难以抱团、缺乏自主价格体系、争夺话语权失败的原因。前车之鉴,后车之覆。他们建议,明确大豆产业发展国家战略,完善补贴政策,建立"敏锐 农产品"发展规划,以避免大豆的今天成为玉米、油菜等农产品的明天。
作为国内最后一块国产大豆生产基地,黑龙江等东北三省的大豆产业链已陷入难以不断发展困局。若不从战略高度对大豆产业加以器重,几年内国产大豆可能沦落来 无人问津的地步,国产大豆产业将全线崩溃。
“今年大豆种子枉送都没人要。”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唤 兰区石人镇农资销售员时晓晶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大豆种子卖不动,大豆肥也是如此。来 目前为止,卖出的700多吨化肥中只有1吨大豆肥,可见几乎没人种大豆了。”
4月底5月初是东北地区春耕密集期,中国证券报记者调查发觉,作为全国大豆主产区的黑龙江省,大豆播种面积大幅减少,农民改种玉米的现象颇为普遍。
“今年200多亩地全改种玉米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唤 兰区石人镇城子村大豆种植户刘庆振无奈地说,“去年春耕时盼着豆价能涨上去,结果盼来 今年春耕,豆价也没来 达2.5元/斤。”
根据中国大豆网对东北三省上千个观测点的调查估算,今年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或比去年减少30%左右,吉林减少31%左右,局部地区最高减少70%。黑龙江省农委公开的数据显示,该省大豆种植面积呈逐年递减方向:2009年比2008年减少近4%,2010年比2009年减少近10%,2011年比2010年减少约20%。
“分析今年东北地区大豆种植面积会创下历史最低水平。”中国大豆网总编刘兆福不无担心地说,“如果大豆价格突破不了2.5元/斤,毫无疑惑,明年大豆种植面积会连续 减少。”
目前,国产大豆市价为1.8-1.9元/斤,国储收购价为2.0元/斤。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玉米与大豆的合理比价一样 在1:2.5左右,目前国内市场的玉米与大豆比价为1:2.0,偏离幅度较大。种大豆的比较收益低直接导致农民改种玉米。哈尔滨市唤 兰区农村合作社负责人陈令军算了一笔账:去年租地价格每亩300多元,种子、化肥、农药加起来的成本大约是60元/亩,人工和机械化成本大约是50元/亩,算下来种一亩大豆的成本要420元左右。在风调雨顺的年景下,大豆亩产最高才达400斤。以目前2.0元/斤的收储价运算 ,一亩大豆的收入约为800元。如果种玉米,亩产1400斤左右,按目前1.0元/斤的收购价核算,一亩玉米收入为1400元。另外,今年租地价格涨来 每亩500元,谁还会种大豆?
农民因为豆价低不愿种豆,大豆加工企业则因为加工产品价格难涨不愿高价收豆。“我们不可能按超过国家保护价的价格收购大豆。”黑龙江龙江福粮油有限公司董事长宋胜斌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每斤一块八九的市场收购价能减轻企业的亏损度。收购价格若超过2.0元/斤,会加剧企业的亏损。
黑龙江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表示,目前省内豆粕每吨约为3280元,豆油每吨约为1万元。这个价格不是由国产大豆加工企业形成的,而是由外省那些更具加工优势的油脂加工企业形成的。“终端价格被锁死,加工企业就不可能接受太高的原料价格,农民的大豆也就难以卖出理想的价钱。这样,大豆供给减少,形成价格上涨预期,加工企业往往越发没有能力收购,只能减少加工,最终形成恶性循环。”据测算,近期黑龙江哈尔滨地区大豆加工成本大约是每斤2.1元。
“根据近两年的情景,黑龙江大豆年产量坚持在600万吨左右,其中约一半交给国家暂时储备,剩下部分2/3运往省外做食品加工,最后约有100万吨供给省内加工企业。”王小语介绍说,相对于省内1740万吨的加工能力来说,100多万吨大豆如杯水车薪。因此,压榨企业阶段性开工已是定局,未来几年或将涌现大规模的倒闭。目前,黑龙江省内80%的豆油压榨企业处于停工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