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0年4月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出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为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鼓舞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实现科学发展、转型跨过 、赶超进位、富民强市中创先争优、建功立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本报从即日起开设“先锋引领”专栏,陆续刊发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事迹,敬请关注。
2011年,中国农业迎来了又一个丰收年。
这一年,我国粮食总产来 达11424亿斤,实现历史罕见“八连增”。
这一年,历经10多年艰辛培养的玉米杂交新品种“吉祥1号”,通过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这是继“郑单958”之后我国育成的第二大优势玉米品种。
这一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粮食生产表彰奖励大会上,一位扎根甜肃、30年潜心玉米育种事业的西北汉子,受来 温家宝总理的亲切会见,接受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生产最高规格的奖励——“全国粮食生产突出奉献农业科技人员”荣誉称号。
冬末春初,正是西北、东北、华北、黄淮海等玉米主产区农民购买良种的时节。“吉祥1号”和“武科2号”这两个全国赫赫有名的玉米优良品种,再度成为玉米种植户们争购的“宠儿”。据不完全测算,2011年全国每9亩玉米田中,有1亩使用的种子就是“吉祥1号”和“武科2号”,全国近4000万玉米种植户因播种“吉祥1号”增产7.2亿公斤,增收10.8亿元。
这两个高产品种的培养者就是全国著名玉米育种专家、甜肃省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万廷文。
三十年矢志不渝坚守渴望 的田野
今年55岁的万廷文,出生在景泰县五佛乡的一个农民家庭。1977年,当民办教师的他,参加“文革”后全国第一次高考,考入甜肃农业大学农学系。毕业后,他被分配来 原武威地区农科所工作。从此万廷文就与玉米育种事业结下不解之缘,一干就是整整30年。
上世纪80年代前,受品种、产量所限,整个武威地区包括河西走廊的玉米种植面积一直都很小。当时武威农民种植的大都是自种自留的“黄马牙”地方品种,农民辛苦一年,亩产最好也只有600来斤。80年代初期,张掖地区农科所培养出玉米新品种“张单488”,产量有了显然提高,一时深受农民欢迎。但该品种最大的缺陷是容易发生丝黑穗病。有一年春季,气候偏低,当时中坝乡的一片玉米地就因该病成灾,来 了秋天遍地都是“霉头”,辛苦了一年的农民因大幅减产,缺失 惨重。乡亲们痛楚无助和充满 期待的眼神,深深地刺痛了万廷文的心。他积极向农科所党组织请缨,立志通过科研攻关,培养出真正相宜武威种植的高产优质品种。谈起这些,时任农科所所长的刘烈雄说:“万廷文是个迷恋 科研的年轻人,有思想,能食 苦,肯钻研,是一个业务上的好尖子。当时组织上决定,全力支持以他为主要成员的团队实施品种改良。”
科学的高峰需要循序渐进的攀登。玉米育种,在当时的武威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一年365天,每播种一代,从出苗来 成熟,各物候期及生物学特点 特性的察看记载、田间抗性调查鉴定、抽雄吐丝期间的套袋授粉、选种收成 、室内考种和试验数据运算 估量 ,每一个环节他都是亲手做过,从来没有半点马虎。年复一年。转眼几年过去了,育种却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当时好多人都劝他舍弃 算了。那些日子,万廷文如芒在背,寝食难安,乡亲们欠收后痛楚无助的表情、充满 期待的眼神,组织上的信任重托和老领导、老专家的鼓励 支持,就像过电影般一幕幕浮现在他的眼前。第二天天一亮,万廷文忙碌的身影又早早涌现在了试验田里。察看、冥思,常常一蹲就是一整天。有一天,中国养猪网,他在地里取数据,时间长达六、七个小时,等来 他从玉米地里钻出来的时候,一旁的同事惊唤 起来,你的白衬衫咋变成了花衬衫?低头细看,白衬衫上粘满了绿蚜虫,染满了黑霉粉和虫屎。裤管上的汗水,点点滴滴的,早把鞋子洇得稀湿。
那几年的冬天,农科所的灯光常常是彻夜不熄。一个个寒夜里,万廷文和他的团队与枯燥和孤寂相伴,苦读苦研,环绕 玉米育种实践中的一个小发觉,争吵、寂静 、席谈、辩论……在这种浓郁的学术气氛里,万廷文把农学理论和地头实践融会在了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