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猪网
当前位置: 猪病防治 > 猪病技术 > 正文

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控制技术措施

来源:未知 2011-12-11 14:50:35| 查看:

      中国养猪网讯

      仔猪实行3~5周龄断奶,是国内外集约化养猪生产中采用的一项先进技术。它是提高母猪繁殖力、减少疫病由母猪向仔猪传播,促进仔猪生长发育的有效措施。但仔猪早期断奶由于受自身消化机能不完善、免疫力低下,加上断奶后受生理、营养和环境等应激作用,断奶一周内常发生腹泻,轻者影响仔猪正常生长发育,重者导致仔猪死亡,给养猪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也制约着仔猪早期断奶这一先进技术的普及应用。为解决早期断奶仔猪腹泻问题,许多专家学者从生理、营养和饲养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防治探讨。本文就近年来控制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技术措施作一简述,以供参考。

  一、 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病因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在良好的卫生和管理条件下,病原性微生物不是该病的原发性病因。那么,既然在良好的卫生和环境条件下,病原性微生物不是引起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发性病因,是什么原因引发断奶仔猪腹泻呢?最近20多年的研究表明,饲粮的不良作用是诱因,病原性微生物的感染是继发症。主要依据是:

  1.仔猪消化器官发育不成熟,消化功能不健全,加之饲粮的不良作用,引起了仔猪营养性腹泻。早期断奶仔猪消化系统既处于胃底腺区的壁细胞和主细胞发育不成熟,分泌的盐酸和消化酶的能力不足,又处于小肠粘膜抵抗能力弱,易被各种外源性蛋白抗原损伤的阶段。仔猪经断奶应激一是使内源性盐酸的分泌进一步受到抑制,使胃内容物pH值升高。pH值的升高,抑制了消化酶原的分泌与激活,使大量未消化的营养,尤其是蛋白质涌入大肠,在细菌的作用下发生腐败,生成氨、胺类、酚类、吲哚、硫化氢等腐败产物。胺类中的尸胺、腐胺或酪胺等会逆行至小肠,造成小肠肠绒毛损害,功能退化,并引起肠内容物渗透压升高,肠道脱水,导致腹泻发生。二是断奶应激使肠绒毛膜断裂、高度和密度降低,形态由断奶前的长手指状变为平滑状、陷窝加深,形态学的变化影响了小肠粘膜功能,导致小肠绒毛刷状缘分泌的消化酶活性降低,对营养的吸收能力下降,引起仔猪营养性腹泻。同时,日粮中抗原又引起仔猪肠道发生细胞介导超敏反应。超敏反应可造成肠道组织损伤,进一步使小肠绒毛萎缩,隐窝增生,进而引起功能上的变化,表现出双糖酶数量和活性下降,肠道吸收功能降低。引起断奶仔猪过敏性腹泻反应的主要抗原物质是大豆中的大豆球蛋白和β-大豆聚球蛋白及豌豆中的豆球蛋白与豌豆球白。

  2.仔猪免疫系统不健全,抗病力差,易被病原菌感染。初生仔猪靠吸吮初乳获得被动免疫,到10日龄以后才开始产生主动免疫,直到5~6月龄以后才能产生足量的免疫抗体。而早期断奶仔猪对免疫反应又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加之断奶后胃肠内pH值上升,抑制了乳酸杆菌的生长,为大肠杆菌的增殖提供了条件,致使乳酸杆菌数量减少,大肠杆菌数量增加,导致仔猪腹泻。同时,饲料品质不良诱发断奶仔猪过敏反应,造成肠绒毛组织学和形态学结构的损伤性变化,一方面导致消化道消化功能降低,使大量未消化的营养涌入大肠发酵,致使肠胃内渗透压上升,引起腹泻;另一方面腹泻又促进了大肠杆菌、轮状病毒等病原性微生物的增殖,加剧了腹泻。

  二、 控制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主要技术措施

  1. 实行分阶段配制日粮

  阶段饲养是根据仔猪消化道逐渐发育成熟的特点,分阶段配制饲喂适应仔猪消化生理特点的饲粮,使仔猪从断奶前的高脂肪、高乳糖的母乳逐渐向由谷物和豆粕(饼)组成的低脂、低乳糖、高淀粉饲粮的平衡过渡。它是现代养猪生产中降低断奶仔猪营养性,最大限度地降低腹泻和发挥仔猪生产性能的一项先进技术措施。目前国内外采用的分阶段饲喂体系主要是三阶段饲喂体系。三阶段饲喂体系虽从日龄上分因品种不同有一定的差异,但从体重上分,是基本一致。 第一阶段是体重小于7公斤;第二阶段是体重在7~11公斤之间;第三阶段是体重约为12~23公斤之间。

  1要按照不同阶段的营养需要和对原料品质要求选用高营养浓度、高消化率、高适口性的原料。

  第一阶段:此阶段仔猪喂料的主要目的是诱导仔猪学会采食固体饲料。因此,对日粮品质的要求很高,日粮中蛋白质水平必须在20%~22%,赖氨酸水平在1.5%~1.6%,最低乳糖含量为14%。饲料原料的品质要求:能量饲料在选用熟玉米的基础上,必须搭配20%~25%的乳清粉和4%~6%的椰子油与玉米油或豆油的混合油,以增强饲料的适口性,保证能量需要;蛋白质饲料要选用消化率高的喷雾干燥猪血浆蛋白粉、喷雾干燥血粉、脱脂奶粉或优质鱼粉。大量的试验表明,血浆蛋白粉由于具有适口性好、消化率高,维持和改善了消化道正常的生理功能以及含有免疫球蛋白等活性物质功能和作用,与精制鱼粉、喷雾干燥水解鱼粉、喷雾干燥蛋粉、肉浸膏、豆粕+奶粉、浸提大豆浓缩蛋白、膨化大豆等的饲喂效果相比是早期断奶仔猪日粮中最好的蛋白质来源。但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一是要注意血浆蛋白粉的来源。不同来源血浆蛋白粉的使用效果不同,用猪的各种血浆蛋白粉饲喂仔猪,其日增重和生长速度均优于牛血浆蛋白粉。二是要配合添加乳糖。乳糖是早期断奶仔猪的主要能量来源之一。如果用血浆蛋白粉替代日粮中的乳制品,则必须添加乳糖才能获得最大的采食量和日增重。因而含血浆蛋白粉的日粮,在断奶后1~2周应添加15%~25%,断奶后3~4周应添加10~15%的乳糖,和能保证仔猪生长性能的充分发挥。三是要与抗菌剂配合使用。血浆蛋白粉与抗菌剂配合使用,其效果优于未添加抗菌剂的血浆蛋白粉日粮,对提高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有加性作用。

  第二阶段:此阶段喂料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腹泻和提高采食量。因此,此期蛋白质水平要求在18%~20%,赖氨酸水平在1.25%,乳清粉用量比例最少在10%以上。原料品质除不要求用昂贵的血浆蛋白粉外,其余原料与第一阶段基本一致。据报道,采用全血粉或优质鱼粉产生的效果无显著差异。但在含2.5%全血粉的日粮中添加乳精粉,可在仔猪生长性能和日粮适口性方面取得最佳的平衡。

  第三阶段:此期仔猪消化功能基本适应固体饲料,对饲料营养和原料品质的要求相应降低。营养水平蛋白质在18%左右,赖氨酸在1.15%即可。饲料原料选用玉米+豆饼(粕)型日粮即能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但以豆粕为蛋白质来源的日粮中加适量的鱼粉,仔猪日增重显著提高。

  2以理想蛋白质模式为基础配制氨基酸平衡的饲粮

  以理想蛋白质模式为基础进行配方设计,由于配方中氨基酸含量接近仔猪的生理需要,既可降低饲料成本,又保证了生产性能的充分表现,同时还可减轻高蛋白质引起的应激反应。因此,在设计断奶仔猪日粮中,以理想蛋白质模式为依据,补充合成氨基酸,使日粮中可消化蛋氨酸+胱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的含量分别是可消化赖氨酸含量的60%、65%和18%的水平,使日粮中可消化必需氨基酸含量接近于理想蛋白质模式,是控制早期断奶仔猪营养性腹泻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

3组合应用酸化剂、饲用微生物等生理调节剂,改善仔猪的消化功能。

  酸化剂:在仔猪日粮中添加柠檬酸,对仔猪增重分别提高3.6~38.67%;添加延胡索酸,可提高增重分别为7.0~13.8%;添加剂复合酸一得卡肥,可提高仔猪日增重11.41%,饲料报酬提高6.62%,仔猪腹泻率降低52.78%。与添加柠 檬酸和磷酸组相比,日增重提高3.45和5.5个百分点,饲料报酬提高3.68和6.5个百分点。综合酸化剂对仔猪日增重和饲料报酬的作用表明,复合酸的效果优于单一酸;在单一品种的有机酸中,柠檬酸的使用效果又最好。同时,酸化剂与抗生素、高铜、高锌、碳酸氢钠等添加剂配合使用,对仔猪的生产性能有明显的加性效应。Burnell等(1983)报道,并同使用1.25%的柠檬酸和土霉素钙粉,柠檬酸与喹乙醇和铜,甲酸钙和硫酸铜,甲酸钙、高铜和抗生素,柠檬酸与高铜,抗生素、益生素和酸化剂或柠檬酸与高锌等均报道有加性效应;酸剂、高铜和抗生素配合使用对28日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效果是:酸化剂+抗生素+铜>抗生素+铜>抗生素+酸化剂。

  微生物:添加饲用微生物可提高仔猪日增重1.95%~46.4%,提高饲料利用率3.4%~35.8%,降低腹泻率3.91%~100%。同时,饲用微生物与部分抗菌剂配合使用,效果更好。

  酶制剂:目前在断奶仔猪生产中应用的酶制剂主要是含有淀粉酶、β-葡聚糖酶、蛋白酶、脂肪酶和纤维素酶等成分组成的复合酶与单一制剂的酸性蛋白酶和植酸酶。复合酶和酸性蛋白酶对断奶仔猪的改进幅度分别为:提高日增重3.01%~33.33%,提高饲料利用率3.4%~13.14%,降低腹泻率21~51.2个百分点。其改进作用所表现的趋势一是随着仔猪日龄的增加效果逐渐减弱,尤其是单一酶制剂更为明显;二是在非常规日粮的反应比常规日粮明显;三是降解非淀粉多糖的酶制剂比一般的消化酶的效果明显。植酸酶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单一酶制剂。在早期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植酸酶,既可充分利用饲料本身的磷资源,减轻了磷对环境的污染,又可使被植酸盐络合的蛋白质、矿物质、淀粉等养分释放出来,提高了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从而促进了仔猪的生长,减轻仔猪营养腹泻的发生。

  低聚糖:低聚糖由于对维持消化道内菌群平衡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它对维持动物健康,促进动物生产性的发挥有积极的效果。据王亚军等(2000)报道,在杜洛克仔猪日粮中添加0.2%的低聚糖,可提高仔猪日增重19.88%,饲料报酬2.2%,采食量18.04%,降低腹泻率77.88%;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0.2%的果聚寡糖,可提高仔猪日增重6.4%,单位增重的饲料消耗下降11.7%,饲料生物学价值提高10%。 抗菌剂:在早期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抗菌剂,可降低仔猪腹泻率50%以上,减少死亡率10%~20%,提高日增重6%~15%,提高饲料报酬4%~10%。如果抗菌剂之间配合使用,比单独使用某一品种抗菌剂效果更好。

  肉碱:肉碱是动物机体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一般成年动物可通过赖氨酸和蛋氨酸合成,以满足机体正常生理需要。但对于早期断奶仔猪,由于断奶应激等因素影响,合成肉碱量很低,不能满足生理需要。额外添加肉碱,可改进仔猪日增重2.9%~21.1%,饲料利用率4.2%~17.1%。分析其原因,可能与试验日粮的组成、仔猪的日龄及肉碱对28~42日龄仔猪的生长不利;日粮中的脂肪含量越高,肉碱的作用越明显。同时,仔猪断奶越早,使用效果也越好。另外,在一定范围内,仔猪的生产性能与肉碱的添加量呈直线相关。

  2.科学的饲养管理

  1提供卫生、干燥的生活环境。良好的圈舍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20%以上。因此,对仔猪提供既具备冬暖夏凉、防暑通风等调控措施,又要利于粪便和污水的排放,保持圈舍干燥清洁的生活环境,是减少腹泻发生率的有效措施。据报道,8-30日龄的仔猪生活环境温度为25~28℃,31~60日龄为23~25℃。

  2合理补饲。

  仔猪在断奶后采食量增加,仔猪增重显著提高,腹泻率也显著降低。因为在断奶前充分补饲可使仔猪对饲粮抗原获得免疫耐受,断奶后仔猪的超敏反应可以避免或程度减轻,并可保护消化道壁的完整性。如果补饲不充分,仔猪免疫系统处于待发而非耐受状态,断奶后再次接触饲粮抗原时超敏反应反而加剧。因此,重视仔猪补饲,使仔猪在断奶前至少采食600克日粮,才可能使仔猪建立免疫耐受的补饲量。

  如何使仔猪学会尽早采食,方法主要有:一是母教仔法。每天用诱料撒放在仔猪经常游玩的地方,让母猪带仔猪自由摸食。二是饥饿法。待仔猪吃饱休息时,把母猪与仔猪隔开,用诱料放于仔猪休息的地方,让仔猪拱食,隔开仔猪约1.5小时后,再让仔猪吃奶。当仔猪吃饱奶后再按上述方法进行,直至会采食为止。三是涂喂法。对于不愿采食的仔猪,在饥饿法的基础上,将诱料用水拌潮涂于仔猪嘴上或直接喂到仔猪嘴内,强制其采食。

   3采用糊状料或湿料饲喂。仔猪采食湿料或糊状可增加仔猪采食量和提高生产性能。与饲喂干粉料相比,可提高仔猪增重3.2%~16.2%和20.4%~34.2%;断奶后7天和28天内饲喂湿料比干粉分别增加采食量35%~36%和9.5%~11%。因此,对仔猪采用糊状料或湿料可增强采食量,促进仔猪生长。同时在饲喂次数上要实行少量多餐,每日不少于4次,并在夜间增喂一次,以促进仔猪对营养的消化吸收。

  4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做好空栏的消毒工作,减少疾病的发生。

  3.对症治疗

  对于已发生腹泻的仔猪采取下列方法对症治疗:一是注射疫苗和高免血清。二是口服补液盐(ORS)进行补液。 三是根据情况可选用氯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新霉素、金霉素和氟哌酸等药物进行治疗。


 

【版权声明】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