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批次生产,就是将原先每天、每周或者不定期有配种、分娩、断奶,以及断奶后的仔猪连续饲养的生产模式改为按照每四周规律且集中地进行配种、分娩、断奶。断奶仔猪批次内数量大、日龄差距小,不同批次间日龄差距大,批次分明。便于饲养管理和防疫。通过四周节律批次化生产可以将不同的工作集中在某段时间内完成,并且间隔分明有规则,可以使传统连续饲养方式造成的一些疾病传播得到有效控制。
一、四周批次生产模式调整目的
背景情况:
1.连续式生产,每天都有母猪参与配种,保育、育肥共有46批,批次越多,健康管理挑战越大。
2.不同日龄段之间的猪只混群,管理上难以规避,常常形成猪场健康隐患。
3.连续生产数据信息收集及分析非常困难,特别是料肉比、日增重、出栏日龄等指标数据误差较大。
4.近年来PED十分流行,连续式生产往往造成的损失巨大,每次损失皆以上千只乳仔猪计,每次损失不下于百万元。
四周批次生产优势分析:
可以很好控制场内PED、呼吸道病综合证等疾病的流行
促进全场工作的组织性和计划性。
能有效降低猪场的死淘率。
提高保育及育肥猪出栏整齐度。
可以准确地收集到每批保育、育肥猪饲料消耗量、死淘率及FCR及增重数据。
二.四周批生产模式介绍
原来4周的配种任务集中到一周内完成,使配怀母猪分为4个大批次。配种完成的难度加大。
全场分娩母猪为1个批次,所有小猪在7天内出生,能创造出日龄及免疫力水平相近的大群猪只,场内始终只有1批哺乳小猪,同时要求做到全进全出、一次性断奶。
将保育猪、育肥猪分为2批和4批,每4周转进、转出一次。
实施四周批猪群状态分布及流动图
母猪存栏结构
以2400头母猪场年出栏五万头肉猪为例:“第4批配种完成”时,假设每批配种545头,分娩率88%左右,每批次分娩480窝。
注意这里的假设条件:批次分娩母猪480头、窝平产活仔数为11.5、窝平断奶合格仔数10.2、保育育肥死淘率分别为5%和5%。
上述数值没有考虑到夏季减少密度所需多出栏的苗猪;生长缓慢猪的比例与健康和管理水平有关;实际生产中,如果产量超出上述水平,超出部分应作为断奶猪或苗猪出栏,但出栏大猪数量固定。
四周批次生产缺点分析:
1、4周一次的配种、分娩、转群、冲栏,工作量集中,前期过渡时配种工作如果7天完不成,适当可以延长到10天。
2、哺乳期只有19-20天,对教槽料要求高,否则可能适得其反,而连续生产哺乳期可达24天,对教槽料要求相对较低。
3、部分母猪需要使用新兽药~烯丙孕素等激素调节,以实现同期发情,增加部分激素成本。
4、育肥舍平均空栏为4.5天,连续生产平均空栏1.5天,使出栏肥猪数量减少、需要出售苗猪数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