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分群,我们应知道“母猪生产周期”的概念:
断奶到配种定为5天,而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7天,配种到分娩114天,分娩到断奶21天,合计140天,20周。 如果哺乳期是28天则生产周期为21周。
一周一批次,生产周期是20周的则需要20个群体来周转,21周则需要21个群体周转,也就是说一周一批次,需要20-21个群体。
二周一批次,需要10个群体。
三周一批次,需要7个群体(21周)。
四周一批次,需要5个群体。
五周一批次,需要4个群体。
如果是一个500头母猪的猪场,一周批每批次分娩25头,二周批分娩50头,三周批分娩75头,四周批分娩100头,五周批分娩125头。如果按85%分娩率计算的话,则配种头数分别为一周批每个批次就是29头,二周批就是59头,三周批就是88头,四周批就是117头,五周批就是147头。
分娩数与配种头数的数量差,我们可通过后备母猪和返情空怀母猪来补充,确保完全符合批次生产所需要的配种头数。
这张表,表示的是一个猪场在产床数量固定的前提下,采取不同的批次类型,对母猪群体的影响关系。
如150张产床固定,一周批母猪群为667头,二周批母猪群为555头,三周批母猪群为583头,四周批母猪群为883头,五周批母猪群为667头。
同样的产床数量,所饲养的母猪越多,也就意味着设备的利用率越高,也意味着所需要的单位成本越低,从表格上看四周批产能是最高的,但是,四周批的弊端也非常大。
首先是生产节奏太快:四周批的哺乳期是三周,只有一周时间清洗、消毒、干燥,还需要母猪提前上产床。时间安排太紧,往往会出现清洗、消毒工作不到位,增加疾病传染的风险。
其次是人员工作量大:四周批模式的主要工作配种、断奶、清洗、上床和分娩都是在7天内进行。在500头母猪的猪场内,100头母猪在分娩,117头母猪在配种,还有100头母猪需要断奶,断奶后100张产床要清洗,还有100头重胎母猪要上产床,当然还有100窝断奶仔猪需要转保育。还要进行日常的饲养管理、免疫操作等,这么多的工作集中在7天内完成,想想也可怕。
所以建议采用一周批、三周批或五周批是比较合理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