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回肠炎是由劳森菌引起的一种导致猪回肠产生增生的细菌性传染病,又称增生性肠炎。目前兽医临床上该病呈现二型,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通常发生於更新种猪及肥育猪。临床症状呈血红至暗红色下痢便,猪只厌食、虚弱、沉郁及突发死亡,死亡率可达到5~6%。慢性型回肠炎一般发生於20至50公斤体重的生长猪,呈现轻微、非特异性下痢,猪只常厌食及沉郁,感染猪生长发育受阻并形成石头猪。急性型及慢性型回肠炎两者病变出现在回肠、盲肠及近端结肠,肉眼可见由急性出血性到增生性及坏死性等不同的病变。典型的肉眼病变特性是小肠及大肠粘膜增厚。
【流行病学】
这个病主要发生于6--20周龄的生长育肥猪。仔猪或成猪多呈隐性感染或出现慢性病例。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消瘦,食欲减少,皮肤苍白,粪便变稀或间歇性下痢,在粪便中常混有血液或呈现黑色焦油样稀粪。慢性病例则表现贫血,生长缓慢。发病率5%-25%,死亡率则相对较低,有时可达10%。
【病理变化】
该病的全身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贫血、消瘦。局部的病变集中在回肠,有时发展到盲肠和结肠。回肠壁增厚如硬管装(习惯上又称“袜管肠”)。打开肠腔可见肠内容物空虚,肠壁上纵向、横向的皱褶非常明显(类似大脑的脑回,)。有时肠壁出现坏死病变。有时在盲肠和结肠也可看到肠壁增厚,结肠内可见黑色焦油状内容物。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临床诊断】
依据本病的临床症状、病变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可用肠粘膜涂片,再用改良的抗酸染色法和姬姆萨染色法检查,可显示在增生性肠管上皮细胞内有大量小弯杆菌(长度为1.25-1.75微米)。此外,也可用PCR方法进行确诊。同时也可采用猪血进行血清学化验,调查本病的感染率。劳森菌是细胞内寄生,不易进行细菌培养。
【预防措施】
该病的预防,主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强猪场的饲养管理水平,实现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搞好环境卫生,加强消毒。
第二,由于本病被多数人认为是多因素、多病原共同产生作用的(特别是与猪的圆环病毒、猪痢疾等疾病有关),所以在预防上可用泰乐二甲、替米考星预混剂微丸、复方大观霉素等药物,配合使用10%盐酸多西环素有良好的疗效。各猪场可根据本场发病情况采用间歇性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