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注射缓释制剂剂型及设计概述
可注射缓释制剂(Sustained—release injectablepreparations)主要是通过局部注射途径给药,用于机体局部、靶部位、或植入注射,并产生缓释作用。与传统注射剂相比,缓释注射剂不仅可以显著提高药物的血药浓度,减少给药量;还可数日甚至数月注射一次而长时间维持有效血药浓度,减少给药次数;更重要的是部分缓释注射剂还可以控制药物靶向病灶,提高药物在治疗部位的浓度,降低药品的不良反应,增强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而,缓释注射剂比传统注射剂更具优势。可注射缓释制剂可用于生物制剂和药物制剂,应用动物范围包括食用动物和宠物等。
一般认为,适合于制备成缓释制剂的药物其药理作用应有如下特点:半衰期短,t:约2~12 h,普通制剂1 d需用药多次;无明显的“首过效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一般应在普通制剂80%~120%的范围内;峰浓度与谷浓度之比应小于普通制剂;另外药物血药浓度与治疗作用及不良反应有良好相关性,药物治疗范围明确也是制备缓释制剂重要的药理特点。此外,为了尽量减少残留等问题带来的影响,选择休药期短的药物也是必要的。
不是所有药物注射途径如静脉注射(IV)、肌肉注射(IM)、皮下注射(SC)、腹膜内注射(IP)等都可以用于缓释剂型给药的,只有皮下和肌肉内注射常用于缓释制剂给药。对于缓释,必须形成一个贮库以使药物可以从注射部位缓慢恒定地释放,贮库可以通过注射混悬液、乳剂、油性溶液或植入剂形成。目前用于减缓药物从注射部位释放的方法有多种,溶液剂、混悬剂和植入剂都是可注射缓释制剂一般的形式。
1.1 溶液对于水溶液,溶剂需要改进以在注射部位产生粘性溶液或胶体,进而使活性分子能保留在贮库以发挥缓释作用。所使用的增粘剂或胶凝剂可以是与水混溶性的物质、天然树胶或合成胶类。
1.1.1 凝胶增粘溶液在注射处方中加入胶凝剂或增粘剂例如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羟丙甲基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钠或聚维酮,可形成药物分子的可生物溶蚀性骨架。肌注或皮下注射后,药物从凝胶骨架的释放依赖于贮库中游离药物分子的浓度。一旦游离药物分子从凝胶表面被吸收,就会形成药物的浓度梯度,从而使药物分子从凝胶中分离。这类型的缓释性质在某种程度上可通过选择控制剂型粘性的适合凝胶或增粘聚合物来实现,或者通过改变这些物质的浓度来实现。如聚维酮(18%)用于土霉素(20%)不但能增溶,更可使作用时间延长至28~32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