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农民14年只种1种菜,却赚下10亿家产,获得马云的点赞。他就是马铁民,来自陕西的农村。和别人不一样,他从小就爱上了种田。而且,为了更好地做农业,他自费上了西北农林大学。
毕业后,马铁民来到一家新加坡驻华的农业公司上班。这家公司计划在中国按照国际标准种出一流蔬菜来。可因为各种原因,这次计划以失败而告终,新加坡人因此认定中国农民缺乏组织性,是无法种出国际一流蔬菜来的。
马铁民不认可新加坡人的看法,他坚信中国农民是最聪明的,而且一定能种出世界最好的蔬菜。为此,他筹了40万元,包地260亩土地,种了生菜、西兰花、白萝卜等蔬菜。半年后,这些中国农民种出的蔬菜果然达到了国际标准,但是,马铁民却遇到了另外一个难题,那就是——没人愿意收购这些蔬菜。
最终,马铁民遇到了一位肯德基的收购员,他们愿意收购马铁民的生菜用于汉堡的夹菜,这才解决了马铁民的难题。马铁民还从这桩生意中看出了商机。原来,肯德基汉堡销售火爆,所以对夹在汉堡中间的生菜的需求巨大。
马铁民决定拿下肯德基这个大客户,又一次借钱300万到内蒙包地种植生菜。谁知当年遭遇大旱,他只能雇人挑水浇地,一天的人工费用就达4000元。就在他快熬不下去的时候,当地政府帮他解决了困难。
马铁民因此拿下了肯德基以及百胜集团的生菜全年供应大单。他不满足于此,他建立了一套严苛的品控体系,按照每个基地的气候、土壤、水源情况,严格控制种植的每个细节,确保生菜达到国际一流标准。然后,他源源不断地向国际市场上供应生菜。
如今,马铁民的生菜出口到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据着韩国50%、新加坡90%的生菜市场,仅仅2012年他就赚了4.8亿,预估有10亿身家。他俨然是亚洲的生菜大王,他的生菜种植技术,也是亚洲第一。
在马云的湖畔大学上,马铁民是首位农民学员,马云亲自弯腰帮他戴上了校徽,为他点赞。
为农业探路的牛人
在1万亩满是盐碱的芦苇荡和撂荒地上,种出了亩产1100斤的水稻,还是天津特产小站稻,而且只用了5人,做出这一切的就是杜树海,他靠的是MAP平台科学种田。
杜树海是中化农业MAP事业部总农艺师,他一直致力于MAP平台的推广。近年来,天津一直在想方设法复兴小站稻这一特色农产品,中化农业作为央企,责无旁贷地在天津开始了MAP模式种植小站稻的尝试。中化农业MAP示范农场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杜树海只带了5个人进驻这个农场,从除杂草、治理盐碱开始,他们完全依靠科技的力量,靠数据说话,高标准耕种1万亩小站稻。因为MAP平台提供了种植各方面的科技支持,他们顺利完成了耕种任务,种出的小站稻基本达到了国家优质大米一级,亩产达到了1100斤。
因为科技的力量,万亩水稻只需5人耕种;又因为科技的力量,他们的水稻田丝毫没有被化肥农药污染,他们的农场里有鸟儿、稻田边的小溪里有活鱼、水稻里还有青蛙。与其说他们种出了高质量的小站稻,倒不如说他们为未来的中国农业发展探出了一条路,那就是通过MAP平台等科技力量的使用,用最少的人种出最多的粮食,而且是有机绿色的粮食。
在这方面,以杜树海为首的科技新农人做出的努力,将会被国内农人们铭记的。
8000元激活50亿品牌
胡海卿何许人也,很多人不知道,但是褚橙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农产品品牌。打造这一品牌的,除了种植者褚时健外,还有胡海卿。
胡海卿本来是媒体人,在南方周末、网易网站都干过,后来经老朋友邀请去了生鲜网站就职。正是这段经历,让他接触了农产品营销。
2012年,他了解到褚时健的橙子熟了,要到北京上市,苦于没有宣传出去。为此,他运用媒体人的思维想到了新闻报道的方法。他找到记者同行,一起去采访褚时健,写出了《褚橙进京》、《褚橙成为“励志橙”》、《褚时建倾橙北京》等媒体报道,并且创意了“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的宣传语。
不成想,就这几篇文章,引起了网民的热议,媒体大咖们也纷纷微博转载,褚橙一炮打响,在北京市场获得了巨大成功,逐渐地,“褚橙”的品牌不断升值,目前预估价值高达50亿。而胡海卿打造“褚橙”这一品牌,仅仅靠的是三篇文章,总共花费只有8000元,即三位记者的机票钱。
后来,胡海卿又打造了褚橙、柳桃、潘苹果“三果志”IP,成为农产品营销界的牛人,不断把各地的农产品打造成明星产品,成为爆款。